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广东对进口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制度

来源:http://www.farmer.com.cn | 时间:2009/10/20 16:03:16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CIEDATA
  • 发布人:
  • 小杨

近几年国内连续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让许多消费者转向热衷购买进口食品。广东省人大代表调研后发现,很多进口食品也不安全,因而建议加强广东省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笔者日前从广东检验检疫局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获悉,广东对进口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制度,对存在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的进口动植物原料食品实施检疫审批制度,要求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后方可进口。
  进口食品涌现到直接消费市场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人大代表们的广泛关注。今年初的广东省“两会”期间,任豪等3名省人大代表提交建议称,近几年国内连续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感降低。受金融危机和广东特有的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广东省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开始出现进口食品涌现到直接消费市场的状况,包括商场、超市、专卖店、网上店等越来越多的途径,正在销售多样化的进口食品,尤其是日本、韩国和欧美的小食品。
  “但很多进口食品也不都是安全的。”任豪代表说,近年来国外也连续报道了发生疯牛病、二英、沙门氏菌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资料显示,2008年1月~11月广东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为主的产品1148批次,其中从欧盟检出108批次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包括有三聚氰胺超标的食品。
  人大代表们因而建议,加强对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要求,经营进口食品的公司单位须取得广东省批准的准入资质。进口食品必须经过国内权威的产品检验,并标示食品检验检疫合格标志才能销售,进口食品还应采用中文清楚标注生产地、成分、保质期等信息。
  存在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的食品获许可证后方可进口
  广东检验检疫局在答复中表示,对进口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制度,目前已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成立跨部门的风险分析管理委员会,开展大量的风险分析工作,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了分类管理的措施。对于肉类、水产、蔬菜等高风险进口食品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市场准入措施,根据出口国的申请开展风险分析,确定允许进口的条件与出口国主管部门签署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议定书。
  对于进口动植物为原料的食品,广东检验检疫局明确表示:“对存在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的进口动植物源性食品实施检疫审批制度,要求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后方可进口。目前实施审批的主要包括肉类、原粮、杂粮、奶类等。”
  该局还表示,要求进口食品收货人如实登记货物流向,确保在发生不合格情况时可追溯、可召回。进口食品发现问题的,在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理的同时,发布警示通报,采取包括提高抽样比例、增加检测项目、召回、暂停进口等快速反应措施。对发现问题进行网上公布,每月更新一次,并及时向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通报。当出口国发生动植物疫情疫病或严重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并有可能影响到我国时,采取包括停止相关产品进口在内的紧急预防措施。
  此外,实行标签明示制度。进口食品,特别是加工食品,其包装上必须加施中文标签,标签中应注明进口商、经销商、生产商、成分、保存期等我国标签标准规定的内容。为了保证标签审核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检验检疫部门正在组织开发全国联网的标签审核管理系统。
  据广东检验局透露,2008年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897批,共计15.6万吨,货值5651万美元,所有被检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均依法作销毁、退货、标签整改、除害、改变用途等处理,确保进入消费市场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