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迪拜“洗牌”,浙商需慎重抉择

来源:http://www.mofcom.gov.cn | 时间:2009/12/3 10:26:40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迪拜“重感冒”,浙商“打喷嚏”。近日迪拜债务危机所引发的恐慌情绪,仍在浙商群体中蔓延。

  号称“中东门户”的迪拜,是“浙江制造”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近年来,温州鞋、绍兴布、台州小五金、诸暨袜子、义乌小商品……纷纷争先恐后漂洋过海到迪拜,进而通过这一中转站辐射中东、非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000名义乌商人常驻当地从事贸易,至少有7000名温州商人经营当地小商品市场,其中相当大部分在当地买房自住或投资。

  “我们能不担心吗?迪拜世界这么大的公司,万一真倒闭,不知道要拖累多少行业多少人……”嘉兴桐乡大麻镇某布艺厂常驻迪拜的负责人陆北华说。或走或留,对迪拜不少浙商来说,当下还颇需慎重抉择。

  投资客:危机让人“很受伤”

  绍兴县马鞍镇大鱼山村的陈福根在当地小有名气,因为他在迪拜生意做得很大。

  “这个人早年做布匹生意,绍兴、迪拜两地跑;后来有了积蓄,就在那边买了商铺,从2006年底开始,他前前后后又买了十多套房子,最高位时房价翻了一番,赚钱比做贸易快多了。”大鱼山村的老支书丁松盛跟陈福根熟,“所以他曾打电话让我也去买。”

  可如今,在当地人眼中,陈福根似乎投资失败了。“跟他买进时的价位相比,房价缩水将近30%。”丁松盛说。

  被深度套牢的陈福根其实并不孤单。在迪拜的浙商群体中,温州人最多,这次受到冲击也最大。“我们温州人来得最早,嗅觉最敏锐,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的房产相对较多。最近网上流传缩水20亿的说法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危机确实让人‘很受伤’。据我了解,迪拜有些街区的商铺在债务危机爆发后下跌了将近10%。可能有些人会扛不住压力选择回国。”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说。

  在迪拜车水马龙的老城商贸区木撒拉路,陈志远创办的“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等市场和当地著名的黄金市场齐名,是浙商在迪拜创业的一大品牌。

  阿联酋台州商会会长张国顺前几天正好在国内开会。他对记者表示,经济危机发生以来,迪拜受冲击非常大,“这次的债务危机,只不过让迪拜突然暴露在闪光灯下。”

  贸易商:控制货款规避风险

  浙江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债务危机可能会对浙江某些产品的出口如建材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不会有明显影响,毕竟迪拜本身只是一个贸易中转地,其背后是广阔的中东、非洲市场。

  来自众多贸易公司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判断。“在得知迪拜债务危机后,我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公司在迪拜的1个总代理和2个经销商,他们告诉我目前贸易量有所减少,但是影响不算大。”5个月前,义乌康盛工艺饰品有限公司参加了“义博会迪拜展”,并顺利在当地找到了代理和经销商,目前公司向迪拜主要出口工艺品,再通过当地总代理和经销商辐射市场。公司总经理盛英伟告诉记者,最初听到迪拜债务危机的消息时,有些担心:“金融危机后,我们欧美地区的订单减少,外贸逐渐偏向中东地区,因此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难免让人恐慌是第二个金融危机。”不过目前来看,影响并不算大,“因为整个12月份是中东出口的传统旺季,我们前两天还接到迪拜2个工艺礼品的订单。”

  和盛英伟一样今年参加“义博会迪拜展”的义乌嘉希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伍锦华表示,公司在和中东客户合作时将会严格控制货款,不允许“赊账”,这是公司目前规避迪拜债务危机所带来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

  在绍兴中国轻纺城,迪拜和中东的采购商较多。迪拜债务危机以来,目前仍没有统计数据可以证明轻纺城与迪拜以及其他中东地区的贸易受到了影响。但绍兴市外经贸局仍提醒绍兴经营户,要关注迪拜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于迪拜方面的订单要谨慎,最好是货款到后再发货。

  政府:鼓励浙商走出去

  从浙江省商务厅获知,2008年,浙江与阿联酋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目前,浙江省在阿联酋共设立321个贸易和非贸易机构,总投资6666.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054.2万美元。另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宁波口岸出口纺织服装109亿美元,阿联酋仅次于欧盟和美国,为第三大出口市场,1至8月出口额达8.5亿美元。

  “迪拜之所以能成为中东地区最大贸易中转地,是其独特的地理、港口优势,而这种硬实力不可能因为债务危机改变。我们认为,此次危机‘浇熄’的主要是投机心理,迪拜商机依然无处不在,中高端市场更是大有可为。在欧美市场动辄对中国商品挥舞制裁大棒的背景下,以迪拜为代表的中东市场对浙江外贸能否实现‘保增长’意义重大,浙江各级政府将会进一步鼓励浙商走出去发展。”浙江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

  总部位于迪拜的亚洲商务卫视总裁高度建议,随着其他国家部分商人的撤退以及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有眼光的浙商可“危中寻机”,避免短期投机心理,用长期投资的理念前往迪拜投资,不失为独辟蹊径之举。

  “迪拜在洗牌,浙商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与时俱进”,多次率团造访迪拜的嘉兴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沈文平解释,过去“浙江制造”凭借低价抢占市场份额,现在更需要以质取胜。他提醒,中东具有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别较大的特点,应该对不同客户群体分别制订战略。(本报记者 吴长亮 朱晨 )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