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设备商能否“押宝”印度市场?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09/12/15 9:56:2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近年来,印度电信市场巨大的容量和高速增长态势,使得爱立信、阿朗、华为、中兴这些通讯设备商不断加大在印投资,设立分部,跑马圈地。

  但是,相对于20年前就进入印度市场的国际电信巨头来说,中国设备商作为一个后来者,是否具备了和爱立信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仍是一个"很大很现实"的问题。

  缘自印度电信市场独特的盈利模式,缺少核心盈利能力的中国设备商,无异于刀尖跳舞。

  今年是中兴进入印度的第十个年头,印度虽不是中兴海外市场的起点,但是增长最快,也是最大的市场。最近三年来,销售额一直保持在8亿~10亿美元左右,据悉这占据了中兴1/5的海外销售收入。如此"依赖"单一海外市场,从战略角度讲,是否是长久之计呢?

  目前印度的移动牌照已达到13张,但BhartiVDFRelianceBSNLIDFATATAAircel等前七大主流运营商垄就断近了95%的市场份额。以20098月为例,新增用户数1500万均集中于主流运营商。而拿到新牌照的运营商还处于建网初期,多面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市场,周期长,交付成本高昂。随着竞争加剧,印度各大运营商在低成本控制方面力度非常大,更倾向低价采购设备和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

  印度运营商往往首选最低价格的厂商中标,其他中标厂家要求跟从最低价格才能获取相应份额,以全面降低采购成本。对此西方电信巨头惯常做法是,在先入为主的市场积淀下,采用维护保养、运营咨询等对运营商进行深度绑定,以确保在专业服务上弥补设备损失,并继续占据"高回报高价值区间"。如爱立信通过运营管理专业服务锁定Bharti,其年度贡献就达到10亿美金。

  而中国设备商通过价格优势中标后,由于不能进入运营商高价值区域,不能保证持续盈利,必然导致中国设备商在印度市场的"鸡肋效应":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中国设备商来说,开拓印度市场还面临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即现金流。在大盘子被海外巨头瓜分后,中国设备商进军印度,只能把视角更多伸向新兴市场。但由于印度非主流运营商尚处于网络建设初期,自身盈利造血能力不足,会直接把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目前中兴虽然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很大,但还是相对集中于基础设施差、站点分散、交付成本高、周期长的项目,垫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现金流。这在金融危机的大势下,值得深思。

  既不能吃到高附加值"奶油",蛋糕的分享也在局限于低利润空间的前提下,中国的设备商还时刻面临着印度政府"国家安全""工作签证""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押宝"印度,中国的设备商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走出去,往何处走",依然任重道远。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