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出口玩具屡遭通报召回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09/12/28 15:06:3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近期,我国出口玩具屡遭欧美等地通报召回,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欧盟共发布玩具产品(包括婴儿学步车)信息通报130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通报101起。这些通报案例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的玩具产品形象,给我国玩具厂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深入分析,导致当前我国出口玩具屡遭通报召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口国门槛不断提高,新法规、新标准层出不穷。尽管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购买力明显下降,但对玩具安全方面的要求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如《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欧盟REACH法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玩具安全认证程序》、ASTM F963-08等新法规、新标准的相继出台,对中国玩具出口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报明显增多,特别是REACH法规自6月1日实施以来,7月10日即对中国玩具开出罚单,后频频增加。直到现在,仍有部分玩具企业对该法规的要求不熟悉,成为通报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玩具产品与儿童用品日趋紧密结合。许多儿童用品开发商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在产品的设计上费尽心思,融入了许多玩具元素,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玩耍功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小零件或其他伤害。另外对该类产品是否界定为儿童玩具也存在不同观点(如被通报的婴儿出牙器、八音盒、装饰挂件等),其中许多产品未列入法检目录,可以直接通过报关出口,给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有待加强。尽管许多企业已建立了相应的自检自控制度,但控制要求仍存在一定漏洞,未能将发达国家对玩具的相关要求与企业自身的自检自控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原材料的采购控制、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及首件鉴定等尚不能满足不同国家对玩具的相关要求,导致产品被通报。
  针对上述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企业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通过网络、行业协会、客户等多种途径及时搜集掌握国外关于玩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最新动态。
  二是对于一些把握不准是否为玩具的产品,企业应及时与检验检疫部门沟通交流,避免直接盲目报关出口。
  三是企业应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自检自控能力的建设。
  四是提高创新意识,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企业的自主品牌,开拓多样化的国际市场,降低出口风险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