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2010年维生素D3饲料级价格及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2/8 9:34:5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厦门金达威维生素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人:
  • 小杨

受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沪深股市近期进入盘整时期,但国内维生素D3主要生产厂家之一“新和成”每股收益预测上调,表现抢眼。有证券人士预测,维生素D3或有价格上涨势头。

  价格或继续上扬  

  维生素D3产品有医药级、食品级和饲料级之分。作为维生素家族中的小产品,近年来,随着其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类疾病等方面的潜在功能不断被开掘,维生素D3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保健食品领域日渐走俏。

  2009年之前,维生素D3的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进入2009年7月,浙江花园生物、浙江海盛化工和厦门金达威等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先后开始停产检修,一时间,市场供应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数据显示,维生素D3(饲料级)价格从2009年7月份突然发力,从40~70元/kg左右一路涨价,到11月份,最高报价达到500元/kg。12月份,维生素D3的价格有所回落,市场成交价格在330~350元/kg左右。

  另一方面,维生素D3医药级产品也从1500美元/kg左右提高到3500美元/kg。此外,维生素D3出口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涨幅,2006~2008年饲料级产品出口均价一直稳定在5.7美元/kg左右,而2009年10月的报价已经达到了60美元/kg。

  经历了此前一轮疯狂涨价,价格冲高又回落,步入2010年的维生素D3市场并不平静。记者获悉,目前维生素D3的市场报价比较混乱,有略涨也有略跌。饲料级市场报价从300~350元/kg不等。

  健康网的数据则显示,当前,维生素D3饲料级(50万IU/G)价格为350~400元/kg;维生素D3医药级(50万IU/G)价格为550元/kg。整体而言,维生素D3医药级成交数量一般,价格也比较乱。维生素D3药品级(2800万IU/G)应该3500美元/kg。

  “2010年维生素D3饲料级价格应该在400元/kg左右”,健康网研究员巴艳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

  “目前维生素D3供需应该说基本平衡。但是产能上还是花园生物第一,因此,其有一定的价格控制能力。新和成的产能也比较大,但在价格方面,其与厦门金达威还是跟随状态。”巴艳凤表示。

  “VD3的国外需求看涨,可能导致其价格进一步上扬,但鉴于其目前已在高位运行,至多在现行价格上再涨10%。”另有熟悉维生素行业的业内人士如此对记者分析。

  市场整合尚有余地  

  经历了此前一轮疯狂涨价后,维生素D3此次再度传出价格上涨消息。有分析认为,此番价格快速上涨或为寡头市场所致。

  资料显示,目前药品级加食品级维生素D3的国际市场总消耗量仅在500~600吨,饲料级维生素D3的国际市场总需求量在16000吨左右。有预测指,今后几年全球药品级或食品级维生素D3市场需求将突破1000吨。

  总体而言,国内单项维生素品种集中度提高,供应方拥有强势话语权。相较之下,VD3的供应市场目前略显分散,其中浙江花园拥有5000吨左右的产能,约占全球供给的45%,是全球最大的VD3生产厂家,其他厂家主要有:帝斯曼(2500吨)、厦门金达威(1500吨产能)、台州海盛化工(1000吨产能)和新和成(1500吨产能)等。

  在疯狂涨价之前,维生素D3的产品价格一直较低,2006年后,原材料羊毛脂价格经历了数次上涨,过于微薄的利润使得本欲进入VD3市场的浙江桐乡龙欣化工有限公司、四川玉鑫药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停产或退出市场。此番变动让VD3的上游集中度得以提高。

  一方面,市场整合尚留有余地,此外,上市公司也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开始考虑上下游做大做强的问题。

  2009年,花园药业把海盛化工饲料级维生素D3项目收购,协议以固定毛利率买断海盛化工维生素D3产品,同时关闭自身部分产能,很快扭转整个行业的供需状态。其时,饲料级维生素D3产品价格因此从60元/kg一路上涨至最高500元/kg,,但此后海盛化工因高毛利诱惑在市场上违约抛货,导致维生素D3价格下探至350元/kg。

  据悉,近期浙江花园已对海盛化工提出违约处罚,维生素D3已经因此停止报价,业内人士预计两公司将达成妥协,恢复合作,预计近期恢复报价将在420元/kg左右。

  有分析人士指,产业集中度不断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其认为,维生素D3的价格还将继续波动,但因寡头格局初现,预计2010年维生素D3饲料级价格将因此得到支撑,或维持在300~400元/kg。

  也有分析认为,虽然主要生产厂家浙江花园仍供货偏紧,提价意愿较强,但短期内维生素D3的价格走势还将受下游库存影响。分析认为,从需求来看,部分企业库存量还较大,经销商由于库存成本不一,对后市判断也存在分歧,整体需求清淡。而处于高位的价格,更将导致采购欲望不足。

  “不管怎样,在这场价格上涨风波之后,生产厂家的主导权已经显现”,有业内人士如此对记者表示。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