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煤化工设计渐露隐蔽性安全问题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25 10:40:40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项目不断向大型、超大型规模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始应用,而项目设计及选材大都是参照传统煤化工标准,许多企业都是边设计、边施工、边摸索。这就使煤化工项目因设计选材不合理造成的安全隐患比较隐蔽,而这些隐患在设备投用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预防事故发生。针对这一情况,专家一致认为,煤化工行业应加强交流运行经验,形成统一的设计规范,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业内专家分析,腐蚀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氯离子对不锈钢容易引起应力腐蚀开裂,而煤化工装置中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用量较大、较多,煤化工装置如何有效避免氯离子腐蚀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国内有煤化工企业甲醇合成塔先后发生过催化剂过失效、合成塔达不到设计要求情况,使得合成塔设备从选材到塔体设计受到了业主的广泛关注。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宏青介绍,近几年来,由于甲醇装置的大型化,甲醇合成塔也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由最初的3万吨、5万吨到8万吨、10万吨再到目前单套20万吨、30万吨甚至更大的规模发展。但国内在合成塔内件合理选材、材料控制、加工制造、焊接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规范,容易在内件的材料焊接、流道分布上出现问题。

据了解,在煤化工生产中,像醋酸、硝酸等所用的锆及锆合金等特种材料在牌号和化学成分、管材、压力容器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行业和国家标准,煤制烯烃装置大型低温球罐选材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针对煤化工设计选材上存在的隐蔽安全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装备失效原因复杂,除了设计单位和业主及时总结经验,从内因入手合理选材外,作为业主也要从严控制操作原料指标,比如管道及设备进行水压试验时,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同时,在采购煤炭时也要考虑氯离子、灰融点、碳含量等因素,采购的煤要对装置的“胃口”,这样才有利于保证装置安全稳定生产。

(来源:中国化工报)

(王  星编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