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趋势预测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23 14:12:3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一、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和东盟共同的利益要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扩大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空间,促进中国医疗器械的产业升级,与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展开良性竞争,以促进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鉴于此,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医疗器械的贸易历史背景,准确预测其发展的演化,找出其规律性的发展变化情况,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东盟国家的市场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市场判断。为其开发市场战略制定有效规划。

 

二、            医疗器械进出口的金额与构成

2009年中国医疗器械对全球出口额为122.4亿美元,进口额为61.0亿美元。其中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为8.0亿美元,占对全球出口金额的6.5%,从东盟国家的进口为2.0亿美元,占从全球进口金额的3.3%。中国的医疗器械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仅占全球市场很小的比例。且从东盟国家进口的比重远小于中国出口的比重。

2009年底,中国对全球的医疗器械出口额迅猛增长。近十年来,年出口平均增幅为25.11%。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出口更为迅猛,年出口平均增幅高达28.1%。高于对全球的出口增长三个百分点。

 

三、            历史趋势

(一)、总体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的进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海关数据显示,(见表1、图1)中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医疗器械进出口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出口额的增长对进出口总额的贡献度远大于进口额;出口额的增长远大于进口额的增长,出口额的年均增长高达28.1%,进口额的年均增长为13.1%

从总体趋势上分析尚未达到峰值,增长的速率仍然保持,且后五年的增长速率大于前五年的增长速率,表明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仍有增长的空间。但总体趋势的增长要考虑东盟国家的市场总体容量、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别的增长差异,以及不同医疗器械的需求增长等多种因素。

表一、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医疗器械进出口额表(2000-2009 (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2000

15113

8609

6504

2001

15762

8495

7267

2002

20577

12328

8249

2003

26445

16950

9495

2004

36433

22587

13846

2005

43634

29286

14348

2006

51931

36941

14990

2007

60673

45015

15658

2008

75362

56367

18995

2009

99749

80016

19732

年均增加(%)

23.3

28.1

13.1

 

(二)、主要国家趋势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共有10家,其中表2所列各国占有绝对比重。主要数据见表2、图2。分析我国对东盟不同国家的进出口发展趋势,是对总体趋势的进一步分解,从中可以寻找不同国家的进出口特点,把握增长的需求,对总体趋势的贡献程度。

 

2、对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国家医疗器械出口趋势表(2000-2009  (万美元)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

菲律宾

越南

2000

3856

878

1309

806

858

508

2001

3995

1070

734

764

1022

487

2002

5964

1911

1136

1027

1130

660

2003

7523

3060

1569

1493

1654

906

2004

10009

4782

1961

1832

2176

1243

2005

13029

4987

2707

3408

2241

1961

2006

15328

6083

4180

4625

3121

2531

2007

15159

7223

6421

6660

4676

3464

2008

16372

9894

7166

8294

5812

6704

2009

18213

11852

6765

9997

6579

24193

年均增长(%)

18.8

33.5

20.0

32.3

25.4

153.6

主要特点:

1、对东盟主要国家的医疗器械出口均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尤其是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的增长幅度巨大,年均增长分别为153.6%33.5%32.3% 尤以越南最为突出,在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增加259.9%,成为中国对东盟出口最多的国家。

2、从绝对值分析,中国对新加坡出口基数较大,一直占对东盟国家出口的第一位,且出口额相对稳定,市场趋于饱和。

 

(三)、主要品种趋势

从近十年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分析,可以了解各主要品种的增长态势,有利于对趋势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从众多出口的医疗器械品种中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品种进行分析,品种的选择原则是:1、出口金额大,具有典型的数量优势,如按摩器具、助听器等;2、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耗材类出口品种,且出口数量也较大,药棉纱布、针线导管等;3、近年来我国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可与国外产品通过价格竞争争夺市场的品种,如监护仪、B型超声诊断仪等;4、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我国尚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产品,如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

统计显示如表3

3     近十年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品种趋势分析表              单位:万美元

 

按摩器具

助听器

药棉纱布

针线导管

监护仪

B型超声诊断仪

X射线断层检查仪

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2000

109

1556

1712

189

26

69

34

 

2001

248

1739

1610

257

17

72

25

27

2002

1037

3136

1448

275

54

104

56

181

2003

1066

4372

1707

410

110

126

163

210

2004

1964

6573

1747

681

156

242

96

174

2005

4079

6942

1373

929

241

355

107

385

2006

5740

7507

1502

1246

351

465

237

383

2007

6154

7269

1662

1840

516

535

501

443

2008

6978

6358

2058

2358

626

485

859

1100

2009

6374

5376

2044

3049

721

582

921

882

 

主要特点:

1、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几类增长,1、平稳增长型,例如监护仪、B型超声诊断仪、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2、爆发增长,例如按摩器具、助听器及针线导管等;3、维持稳定型,如药棉纱布产品。

2、从增长的图形分析,占较大比重的按摩器具、助听器类产品已现峰值,今后市场增长的空间有限,市场应维持在6000-7000万美元,或有小幅增长,这类产品不属于刚性需求的产品,易受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药棉纱布类产品一直保持稳定,市场空间也很有限,但这类产品几乎属于刚性需求,几乎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针线导管商品,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增长较快,市场空间较大;高科技的器械与设备保持着稳定增长,有增长后劲,这类产品的出口增加将提升中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形象。但这类产品将面临着剧烈的市场竞争。(见图3

3  近十年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品种趋势分析图              单位:万美元

 

四、            影响因素

1、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的人口增长,经济的增长,卫生费用的增加,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新兴国家如越南,对中国的医疗器械需求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见图2

2、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定,在东盟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中国特定产品的竞争性替代会有所增加。

3、从近十年的医疗器械出口品种的变化趋势分析,在某些产品已处于相对稳定的情况,具有比较的竞争优势的产品,仍有的大幅增长,如针线导管类,有的稳定增长,如高科技的小型医疗器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如低附加值的产品,药棉、纱布类产品,则与东盟国家竞争激烈。

4、从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角度分析,由于东盟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科技投入不足,在相当的时间内,我国的医疗器械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远大于进口,医疗器械进口最多的国家也仅限于新加坡。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定后有利于医疗器械产业的出口。

5、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影响主要是关税水平的降低,但医疗器械属特殊管理的商品,医疗器械进入东盟国家市场也同样需要注册管理。

6、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协商注册、检测、认证的互信,可以降低费用。此外,从行业角度考虑,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质量要求应更严格,应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

7、东盟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一直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的主要市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要进入其市场面临着剧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从贸易额上看,美国、日本仍然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远远超出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水平。但是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多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新闻分类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