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五个省区市旱情持续,并呈蔓延之势,可能导致小麦、甘蔗、稻谷等农作物大幅减产,诱发国内粮食价格显著波动。 不过,专家表示,历史经验表明,粮食减产对粮价的影响往往会滞后一年,年内粮价有望保持稳定。发改委则预计3月份CPI将略有下降,一季度CPI平均涨幅在2%~2.5%。 国金证券预测,西南五省甘蔗、水稻、烤烟产量在全国占比分别达78.19%、21.79%、53%,如果旱情持续,势必导致上述农作物大幅减产。供求关系的改变,可能将推高相关农产品价格。 具体来看,旱情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影响各异,其中,对当季作物小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甘蔗,未来影响较大的品种可能为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籽等。 其中,由于正值小麦生产旺季,因此西南五省多个地区的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合计起来,本次旱灾可能造成全国小麦产量下降2.29%。但考虑到较低的占比,受旱地区对全国小麦价格应影响甚微。 水稻、玉米还未到插秧的高峰时期,因此具体影响还不能确定,但如果旱情再延续一个月的话,预计减产幅度还有超预期的可能。目前测算,西南旱情可能导致全国水稻产量下降1.66%,全国玉米产量下降1.37%. 此外,预计西南干旱可能造成全国烤烟产量下降11.43%、茶叶产量下降6.16%、油菜籽下降4.57%、油料下降2.61%,薯类下降6.20%. 在我国的CPI商品构成和权重中,食品类商品权重占33.6%,故决定着CPI运行的基本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价格的基石,因此,市场担忧西南旱情将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进而推高CPI指数。此前公布的2月份CPI同比上升2.7%,已远超出市场预期。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粮食价格出现过两次大涨,分别是1994年5月至1995年2月、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在两次涨价的前一年或前三年,都出现了超过4.5%的大幅减产情况,但出现减产的第一年,粮食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波动。2001和2002年连续两年减产幅度超过5%,但得益于此前较高库存水平,国内粮价仍能在当时继续维持稳定。他估计全国粮食价格在今年仍能维持稳定,但可能会给明年粮价带来压力。 鲁政委认为,总体上来看,若无突发性事件出现,全年的CPI控制在3%之内无忧,但考虑到西南地区灾情发展和生猪的快速去库存,依然需要关注其可能对未来物价形成的扰动。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表示,尽管西南地区不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但持续的旱灾仍将会影响当前的通胀预期和下半年的实际通胀水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宏观政策紧缩的预期和紧迫性。 由于江河缺水导致水电紧张,而有色金属冶炼业是耗能大户,一些中小冶炼厂可能由于供电不足而暂停部分产能。 据统计,目前云南省的铝产量占全国铝产量不到8%,锌产量大概占全国总产量的18%左右;此外云南省还有部分的铜冶炼企业,但占全国产量比重也不大。 西南的干旱暂未影响到有色金属的价格。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罗平表示,"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有限,不足以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大型冶炼企业部分采用火电,停产情况暂时还比较少。但后市还是要关注干旱对冶炼企业的影响"。 西南五省的甘蔗产量在全国的占比高达78.1%,国金证券估计,旱情将导致今年全国甘蔗产量下降13.37%左右。广西糖协预计,2009/10榨季全国白糖产量可能较上一榨季下降10%以上。 在旱灾影响下,白糖期货由去年10月份的4600元/吨左右飙升至最高近6000元/吨,涨幅达3成。广西主产区的批发价也从4100~4200元/吨上升至5300~5400元/吨左右。广发期货分析师刘清力表示,"如果旱灾继续,糖价可能维持高位振荡的走势。"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张 硕编辑)
|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