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2010我国船舶工业形势依然严峻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8 14:21:2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2009年,我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中,造船完工量实现了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虽然都出现下降,但仍超越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对于船舶工业去年的表现,业内也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我国船舶工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成功经受住了危机的冲击;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几项指标“表面繁荣”的背后,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接单难、交船难、产能过剩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但有一点却是业界公认的,那就是,船舶工业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复苏,2010年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2009年,我国新船成交量经历了从快速下滑到基本停滞,再到适度放大的不同阶段。面对航运市场的低迷,我国巨量的手持订单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但是,因金融危机而出现的撤单、延期交船等将问题会波及今年的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日前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指出,由于船舶工业生产周期长,船舶市场复苏滞后于世界经济贸易和航运市场。即使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由于运力过剩和船舶市场的滞后性,船舶市场的萧条仍将持续较长时期。预计未来2~3年,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船舶工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专家预计,今后两年,受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一些新兴船厂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局面。据了解,在船价出现一定程度下跌的情况下,部分流动资金充裕的机构开始进场抄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近几个月订单的增多。但是,这些抄底性订单,对市场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此外,最近几个月的订单中,大都来自能源原材料企业等非主流船东;而主流船东和传统航运公司已为前几年过量订造所拖累,短期内大量订造可能性不大。

另一个制约船市复苏的因素是船舶工业的产能过剩。从中长期新船需求来看,这将成为制约造船市场复苏的巨大阻力。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新船需求即使会出现回暖,但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003~2008年期间的高峰水平,不景气将会长期持续。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船舶市场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表示,只有当新船成交量基本达到或超过同期新船完工量水平,手持订单量开始回升,新船价格开始止跌企稳,船东开始按时接船,订单撤销、合同重谈现象基本消失等多个方面同时出现时,新造船市场才可能真正出现回暖或复苏。而从去年的形势来看,真正反映市场状况的价格指标没能随着成交量放大而企稳,反而有继续下探的态势。由此,造船市场远未到复苏时刻。

在此形势下,船舶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

根据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今后三年,我国将暂停审批现有造船企业船坞、船台的扩建项目。此外,还将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支持骨干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其他船舶企业,优先核准其技术改造项目,鼓励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朱宏任透露,按照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目前船舶出口买主信贷投放、在建船舶抵押融资、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加大船舶工业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的支持等都已开始实施。另外,为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我国还将出台加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实施的指导意见,鼓励购买弃船政策、规范拆船业发展的意见等。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