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非工业简介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15 9:22:24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一.概况

工业化是提高国家实力、使产品多样化、减少基础用品对进口依赖的途径之一。为实现以上目标,中非政府认识到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请求技术支持的必要性。1994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班吉召开的工业发展政策研讨会上,通过了制定工业发展政策的原则,但至今未有进一步动作。

近年来,中非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占10%左右。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本国仅有的几个加工业未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些企业大部分可以生产进口替代品,但企业管理混乱。

 

表:中非工业企业分布

编号

工业类型

数量

01

农业工业

07

02

制造业

06

03

房屋与市政/公共工程

04

04

林业

11

05

水和能源

02

06

其它

05

总计

35

来源:中非贸易、工业部工业发展司

 

二.工业发展受限因素

在中非,各类企业均面临各自的困难。在此介绍其共同的地理、经济上的困难。

地理因素

中非的内陆交通不利于许多设备、急需用品的购置,目前中非仅通过两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一个是距班吉市1455公里的喀麦隆杜阿拉港(陆路),另一个是距班吉1700公里的刚果(布)黑角港(水路)。

经济因素

金融业不发达,缺少投资银行和发展银行;

缺少产品流通渠道,缺少推广、鼓励生产的机构,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底子薄;

缺少有能力的工业方面人才;

劳动力素质较低,缺少技术指导人员;

指导机构与指导方法不适应当地情况;

市场条件不成熟,缺少企业家;

缺少经济、技术、工艺信息宣传机构;

基础设施薄弱(水、电、通讯等)。

其它因素

人口密度小,国内市场狭小;

农产品以自给为主,限制了质量的提高,致使农产品加工业得不到发展;

道路交通条件不佳,产品流通量小。

三.发展前景

为更好加入世界经济新秩序,中非政府应发展生产、展现实力,通过建立、拥有经济和生产基础设施来满足新的经济要求。

中非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努力创建和加强宏观经济基础设施,提高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争取从目前的10%达到平均13%)。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从现在起至2015年,通过整活私营部门、竞争性部门、创造就业的部门来达到减贫的远景目标。

四.未来计划

     中非工业的腾飞,离不开以下措施:

·通过一项全国性的立法,规范工业活动;

·政府制定发展规划;

·启动新的工业区;

·制定对私营部门的扶持政策;

·建立为工业活动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提高工业部门管理干部的技术水平。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