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电动车助推低碳交通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23 9:47:1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电动车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完全是由中国自主发展起来的,没有可以借鉴的管理模式,时刻面对种种质疑。随着产量的几何增长,质疑声不断,电动车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电池污染、专利问题,曾多次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讨论,“禁”与“放”、“增重”还是“减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的主流呼声下,电动自行车行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2010年 3月9日下午,在黄岩区国际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内,众多学者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就自主创新与中国电动自行车业的发展、城市交通发展与电动自行车行业前景展望、绿色经济及低碳出行三个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论坛现场

  绿源集团董事长在论坛上激动地说:我们在1815年,人类把发动机装到了两轮车上,1885年也有一个人把链条装到了两轮车上,分别发展了摩托车和人力自行车,1895年,十年之后人类把电池装在两轮车上。电动车被整整掩埋了一百年。一百年后在清华大学的马老师,包括在座的大家等等,大家努力奋斗,把埋藏在尘封一百年的老酒打开,在中国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交通工具的迅速蔓延,这件事情十年后看,五十年后看,一百年后看,都将是我们的自豪!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分子,我感到无比荣耀!”

  电动车助推低碳交通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节能、安全的本质

  2009 年6月14 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在中国大街上,电动车成群结队》一文章写道:“一种运输革命的先驱在穿行,这是一种不用汽油,不排放废气,安静得会使不留心的行人吃惊的车辆。在中国,电动自行车把汽车远远留在尘雾中。”

  电动车首先不仅是环保的,且是节能的。电耗能与汽油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一般来讲,汽油转化成动能的效率为12%,就算是油发电的话也只能达到30%左右,但是电在转变成机械动能的效率在90%以上。

  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舜在演讲中肯定了电动车行业在低碳出行绿色经济中的巨大贡献。

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崇舜

  根据张崇舜董事长在演讲中的数据:中国电动车保有量1.2亿辆,一般电动车用户年行驶一万公里左右,我们经过市场调查数据出来,代替摩托车,要让摩托车1.2亿辆,每一辆基本上碳耗能平均一百公里是2.5公升,加上堵车,差不多是3公升。按照这个数据, 1.2亿辆,一年一万公里,250公升的汽油,每一公升是2.3公斤的碳排放量,到2020年我们的碳排放就要节省40%。2005年中国的碳排放量是60亿吨,等于是电动车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另外对中国的经济来说,按照一年一辆摩托车20公升,1.2亿辆减少了用油是3千万吨。2009年中国油的进口量大约在两亿吨, 3千万吨油相当于15%的进口量,在油价飙升的时代,电动车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其次,电动自行车是安全的。

  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常被舆论妖魔化成“马路杀手”。 《华尔街日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大谈电动自行车是“马路杀手”, 而不久前,宁波日报中刊登的某位全国政协委员王先生的建议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提案,更是把电动车的危害从数字上夸张到一个令人咂舌的地步,说2006年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事故有30多万起,平均每年70000多起,比宁波市的统计资料4000多起夸大了15、16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东根在演讲中给出了以下数据,证明电动自行车不仅不是“马路杀手”,而且是安全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04到08五年间,电动自行车万车死亡率平均为0.28,万车的受伤率年平均为2.163,自行车这五年间的万车死亡率年平均为0.50,万车的受伤率年平均为2.03,摩托车的万车死亡率年平均为2.54,万车的受伤率年平均为14.06。因此从万车死亡率安全性指标来看,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肯定要优于摩托车,也要优于自行车。从亿公里死亡率来看,电动自行车亿公里死亡率年平均为0.28,亿公里的受伤率0.23,自行车的亿公里年平均为1.36,亿公里的受伤率年平均0.41,摩托车亿公里的死亡率为1.92,亿公里的受伤率年平均为10.69。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以亿公里死亡率和亿公里受伤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电动自行车、传统自行车、摩托车这三种交通方式的安全性,电动自行车要明显的优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以五年的平均值来计算,电动自行车的亿公里死亡率分别只有自行车和摩托车的20%和14%,电动自行车的亿公里受伤率分别只有自行车和摩托车的41%和20%。

图左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刘东根

  中国自行车工业协会把2010年定为“低碳元年”,将大力开展“低碳行动,骑行中国”活动。据中国自行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电动车年产销量达2369万辆,与2008年的2168万辆相比,增幅达8%。主要市场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如果一辆电动车替代摩托车,一年能节省190公斤标准煤或150升成品油,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400公斤。由此可见,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不谋而合。

  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交通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不少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交通问题正日益成为困扰我国普遍大城市的难题,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许多城市的政府在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方面进行了有利的探索,比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以及推行低污染、低能耗的交通方式,为了减轻污染,一些城市采取汽车尾气净化的技术,能源替代的技术、绿化减污技术、和路面绿化降噪技术等。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北京在城市交通上做的工作和努力,世界少有。可是效果呢?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说:“这么多年来已经到了走投无路。”

  迄今为止,北京已拥有公交22000辆,880条线路,可是北京400多万辆的庞大机动车数量,决定了道路的拥堵,小车堵大车,大车堵自己。虽然北京已拥有地铁250公里,但地铁覆盖毕竟是有限的。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话讲:“地铁方便只方便沿线的居民,从地区来讲,只要一换乘,优势全没了……”

  城市里的交通需求是多种多样,既要有高速的,又要有低速的,既要有快的也要有慢的,如果把希望寄于一种交通工具,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周院士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发展中低速度、中短距离的交通。”所以电动自行车必然是要大大的发展,周院士指出:“最近很大一个观念的转变,就是搞规划建设的人要有多种交通工具,做好综合的交通体系,其中要恢复自行车发展,电动自行车要让它真正成为将来出行交通相当大的一个比例。欧洲一些国家现在居民出行利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已经接近70%,甚至于80%。可见,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周干峙院士说:上海开世博会,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可以讲“电动自行车让城市更美好”,这个前景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 周干峙

 

  三、二元化交通模式的必然选择

  国际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典型的汽车一元化模式,整个城市是建立在汽车纽带下的,而中国绝对不能走一元化模式。因为中国走不到这个局面,为什么?据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提供的数据:“美国现在07年千人汽车保有量是844辆,欧洲是587辆,日本是625辆,美国统计的中国07年的千人保有量是30辆,如果中国家庭轿车要达到一亿辆,那时候中国只有每千人保有量67辆,是美国1918年的水平,也就是说落后百年。”
如果中国千人拥有汽车达到884辆,按照中国13亿人口计算,就有汽车11亿辆之多,如此多的汽车,倪捷形象地说:“全世界的油都给中国,再增加五个沙特阿拉伯都不行。”
而电动车百公里耗电仅1.2度,中国目前有1.2亿电动自行车。由于中国实行峰谷电差,如果中国的1.2亿电动车都在12点以后充电,不仅老百姓得到实惠,国家更是得到了相当于1.2亿千瓦时电能储能设备。

  所以走二元化交通模式,以电动车补充汽车,是必然的选择。

  二元化模式还有什么好处呢?

  倪捷指出:二元化交通结构将会改变住房和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是先买车再买房,中国人是先买房再买车。由于高昂的房价,中国的年轻人只能买远郊的住房,买了远郊的住房还必须买汽车,可买了汽车又供不起房。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中国人就需要长距离的电动车,充一次电可以跑80公里,充电只需要一度,八毛钱,这样生活就很幸福。中国人的生活模式,以及他的住房模式都和交通模式息息相关,所以这种二元化的结构模式肯定要走下去,电动车在这个二元化的交通模式中必然要发挥重大的作用。

浙江绿源集团董事长 倪捷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完成这个目标必须下决心减少碳排放,绿色低碳出行是关键。综合以上三点,绿色节能的电动车无疑将成为低碳交通的最大助力!(编辑:张金女)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