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09年市场复苏迹象明显 手机厂商销售量上升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3/19 14:40:34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虽然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大部分手机厂商的销售量在上升,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但纵观全年,全球终端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Gartner不久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手机销售量为12.11亿,比2008年下降了0.9%。但在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则同比增长了8.3%。这些数字说明手机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复苏迹象,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低端手机需求的增长。

  虽然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机的销量回暖,但对于许多厂商来说,尤其是那些老牌的手机厂商而言,业绩还无法与2008年相抗衡。总的来说,2009年对大多数手机厂商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诺基亚2009年的净销售额为410亿欧元,但同比下降19.2%。索尼爱立信第四季度出货量为1460万部,环比增长3%,但同比下降40%。摩托罗拉移动终端事业部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相比之下,苹果、LG、三星,甚至于中兴通讯、华为等新兴的手机厂商,上升势头比较迅速。尤其是苹果,2009年对其而言是继续高唱凯歌的一年。

  Gartner指出,2009年诺基亚仍然占据着全球第一的位置,手机出货量达到4.41亿台。但其市场份额和每部手机的售价都有所下降。三星和LG则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9.5%及10.1%。排名第四及第五的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内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分别为4.8%及4.5%。


  在市场份额发生变化的同时,是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日益风靡。这其中苹果iPhone(手机上网)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市场份额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6.2%增长至14.4%,排名第三。黑莓系列手机排名第二,且市场份额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19.9%。排名第一的依旧是使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但其市场份额已经由2008年的52.4%下降到46.9%,低于半壁江山。

虽然苹果的iPhone在总的手机市场中,其份额还未能进入前5名,但其带来的对整个手机市场的冲击,高速扩张态势,以及其高额的利润率都足以让所有的手机厂商将其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和竞争对手。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销量也异军突起,虽然其市场份额在2009年底只占3.9%。但对于一个推出时间不长的操作系统,以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将使用这一操作系统,其后发优势不容小觑。鉴于各大手机厂商在2009年的表现,有人认为苹果和Google是最大的赢家。

  与此同时,各种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也是2009年的重要话题,事实上,这与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不无关系。各种应用商店在2009年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大型终端厂商都已经开了自己的商店。相信2010年,智能手机及各种操作系统的竞争,以及应用商店的推广和创新依旧是重要的主题。值得高兴的是,无论是分析机构还是终端厂商自身都对2010年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诺基亚:2010预计增长约10%

  2009年第四季度诺基亚获得了120亿欧元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3%,比2009年第三季度增长了22.2%。2009年诺基亚的净销售额达到了410亿欧元,同比下降19.2%。诺基亚估测其2009年第四季度终端市场份额为39%,其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38%。而2008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则为37%。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北美市场以外的各个市场业务增长的驱动。

  2009年第四季度,诺基亚移动终端的平均售价为63欧元,低于2008年同期的71欧元,高于前一季度的62欧元。就全年而言,2009年的平均售价为63欧元,比2008的74欧元下降了15%。平均售价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入门级产品比例的增长以及总体的价格压力所致。

  从诺基亚的销售额以及终端的价格这两大指标上可以看出,2009年其受到的挑战不小。值得欣慰的是,其在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业绩朝着好的方向回升。

  一直以来,品牌、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强大的分销体系都是诺基亚主要的竞争优势。在受到苹果iPhone对整个市场的冲击以及整体经济和竞争环境的压力之下,过去一年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领域等都是其重要的变革领域。比如在中国,去年12月,诺基亚和上海联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诺基亚联新互联网服务公司,旨在提供更多的移动服务,并促进本地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发展。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康培凯也指出:新款触屏和全键盘机型的成功上市,使得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得到提升。加上新兴市场的成功,使得其销售额取得了在季度环比和年同比这两大指标的双增长。

诺基亚预计,2010年整个移动终端行业的总销量将增长10%。

  索尼爱立信:四季度得到改善

  索尼爱立信是受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影响最大的终端厂商之一。2009年第四季度索尼爱立信的出货量为1460万部,比第三季度增长3%,比2008年同期减少了40%。销售额为17.5亿欧元,比第三季度增长8%,同比下降了40%。2009年其出货量和销售额的降低主要是受全球手机市场低迷的影响,并且与中端市场比预期更早进入触摸屏手机领域有关。由于新的较好利润产品和成本节约努力的积极影响,相比上一季度及2008年同期,索尼爱立信第四季度毛利率得到改善。

  但就全年来说,2009年的市场表现依旧无法与2008年媲美。扣除重组费用后,索尼爱立信2009年全年收入为-8.78亿欧元,而2008年则为9200万欧元。销量的走低是其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应对由市场带来的挑战,索尼爱立信一直在进行转型。推出更加适宜的产品线组合,节约成本等举措一直在进行。截至到2009年年底,索尼爱立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大约2500名员工,现员工数为9100人。另外,索尼爱立信还打造了一个基于中高端产品线组合的“通信娱乐”品牌,如最新发布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XPERIA X10就是一例。但由于其成本节约项目的效果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能得到体现,因此,2010年对索尼爱立信来说,仍将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其预计2010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有少量增长。

  摩托罗拉:3大支柱

  一直以来,人们在提起摩托罗拉时,都会将其归结为终端厂商。但在2009年过去之后,或许人们将会更加关注其另外两个部门: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以及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因为在2009年底,随着其移动终端事业部收入的下滑,这两大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其在终端市场的收入。或许,这样的结果只能归咎于屋漏偏逢连夜雨,手机业务下降的同时,又遭遇金融危机。在众多手机厂商都在下滑的同时,摩托罗拉要想扭转颓势谈何容易。

  2009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获得57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其中仅18亿来自移动终端事业部,同比下降22%。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和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都贡献了20亿的销售额。从这点上看,移动终端事业部已经不是摩托罗拉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第四季度,摩托罗拉的手机发货量为1200万台,其中包括200万部的智能手机,运营亏损为1.32亿美元。

  2009年摩托罗拉的销售额为220亿美元。其中移动终端事业部的销售额为71亿美元,不足1/3。而其在2008年的销售额为121亿美元,全年亏损11亿美元。2009年这一年里,摩托罗拉一直在进一步改善成本结构,并强化移动终端业务的运营。还推出了6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苹果:年收入超过500亿美元

  日前,苹果公布了其截至到2009年12月26日的201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实现收入156.8亿美元,季度净利润33.8亿美元。而2008年同季度的收入为118.8亿美元,季度净利润为22.6亿美元。毛利润达到40.9%,同比增长了37.9%。其中国际市场的销售收入占该季度收入的58%。

在产品上,该季度苹果售出336万台Macintosh电脑,同比增长33%。870万部iPhone,同比增长100%。2100万台iPod,同比下降8%。

  如果按照这一季度的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苹果将成为一家年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的公司。诺基亚在2009年的收入也只有410亿欧元。从其各种产品收入的增长速度来看,所有的增长都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具体到iPhone,870万部的数字虽然现在还不足以让他步入全球前5大终端厂商之列。但100%的年度同比增长速度,如此高的利润率相信是很多终端厂商的梦想。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与苹果结盟,iPhone将会为苹果带来更多的收入,其带给全球整个智能手机和操作系统的冲击也将继续。

  除了苹果外,LG电子、三星以及来自中国市场,包括中兴通讯、华为等的多家终端厂商,在2009年都表现不错。LG电子在继巧克力手机风靡之外,又推出了“棒棒糖”等夺人眼球的手机,使得其第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390万部。三星则在这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到了6880万部,使得手机出货量和运营利润都创造了新的纪录。华为终端2009年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终端发货量9000万部。其中,移动宽带终端超过3500万部,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