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前景堪忧战略转型 等离子或挺进分众时代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4/7 10:19:53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等离子电视是在中国出现最早的平板电视,以其优秀的现实效果和在大尺寸上的成本优势,一度占据着大部分平板电视市场。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存在过长的时间,液晶电视的崛起给等离子电视以极大的冲击。在平板双雄的竞争中,液晶电视以较高的一筹的性价比暂时获得胜利,虽然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不足10%,但是并不意味着等离子电视会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未来或许将会向特定的小众群体为目标受众的方向发展。
近万元优势荡然无存 如此发展前景堪忧

时间回溯到2005年,当时的液晶电视还无法在大尺寸上进行经济切割,成本远高于等离子电视。单单是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就比液晶电视的价格低7000元左右,在价格上等离子电视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而在42英寸以上的尺寸当中就很难再看到液晶电视的身影。尽管等离子电视在05年出尽风头,但是近万元的价格优势在液晶电视逐渐规模化之后于06年缩减为3000多元。由于等离子电视生产尺寸都集中于大尺寸,并且总体产量不高,使得液晶电视的规模化发展很难受到冲击,所以在液晶电视将价格劣势逐渐拉近的时候,等离子电视优势已然不多。直到现在,液晶电视在40-57英寸的机型上,价格已经与等离子电视持平甚至还略低于等离子电视。虽然价格并不是决定等离子电视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但是在面对液晶电视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情况下,等离子电视的前景也会更艰难。

性能优势为生存根本

相对于液晶电视的稳步发展,等离子电视的发展确实有些高开低走的意味,但是等离子电视的显示性能优势却没有随着价格优势一样湮灭在竞争当中。虽然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的上市使液晶电视在显示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色域范围还是响应时间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不过,由于显示原理的不同,等离子电视的显示性能仍具有优势。09年松下推出的NeoPDP将等离子电视的发光效率提升4倍,让等离子电视无论在高亮或高暗画面显示性能上都取得更大的突破。2010年初,3D电影风靡全球,世界各大彩电企业纷纷应时推出3D电视。3D电视本身应具有非常高的清晰度,并且不能有拖尾现象以免影响3D效果,鉴于3D电视对电视载体的高要求,等离子电视应该是3D技术应用于电视的最佳载体。但3D技术并非是等离子电视发展的保障,就像等离子电视的过去一样,在具有显示性能优势的情况下依然不能占据上风。所以说充分利用等离子电视的性能优势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能把未来完全寄托于3D电视之上。

转变策略或将成为等离子发展新路

在未来不得不面对同等价格的竞争中,等离子电视该注重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如:更好的性能,更环保节能、提供更好的服务等。可是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是每个企业的每个产品都想要做到的,然而等离子电视目前应先找到发展的方向。从这几年的市场情况看,等离子电视更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青睐,原因就在于等离子电视的显示性能优势。我们知道,一种产品是不能卖给所有人的,等离子电视相比于其它电视来讲就是一种更加专业化的电视。等离子电视在显示性能具有更多的优势,然而在其它方面却相对比较弱势,如果等离子电视制造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其他方面上,如厚度、节能等方面,也许几年之后或许可以达到相同的水平,那时的等离子电视会是另一种“液晶电视”么?但市场空间已经不允许它存在。

就像最初的苹果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定位于专业人士,经过多年的发展,苹果也已经受到了大众的青睐,而其最大的成功在于使得世界上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知道苹果的专业性,等离子电视正是缺少这样的认知。在这样一个拥有高度细分受众市场的时代,等离子电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走专业化的路线,把电视卖给更懂电视的人,或者更需要高显示性能的消费者。充分利用等离子电视的优势,不能盲目的跟随液晶电视的发展而发展,用自己的优势去开拓真正属于等离子电视自己的市场。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