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印度和澳大利亚征税可能加大中国矿石进口成本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5/6 10:15:22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印度和澳大利亚政府把眼光盯在铁矿石税收上,或将增加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成本。
  印度政府4月底声称上调块矿出口税,从10%上调至15%,仅几天之隔,澳大利亚政府也声称拟推出税率高达40%的“资源租赁税”。根据此计划,2012年7月1日起,必和必拓和力拓等铁矿石出口商采矿利润的40%将用于付税。
  按目前的矿石供需状况来看,提高税收之后,矿山很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矿石出口价格上,因而将加大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成本。
  过去4年间印度块矿出口下降了28%。预计上调出口税后,2010-11年度铁矿石出口将降约5%。印度此次上调的仅是块矿出口税,估计对中国的影响不大,因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大多是粉矿,块矿仅占12%左右。不管怎样说,上调出口税之后,本年度印度块矿出口将降5%左右,过去4年间印度块矿出口已下降28%。
  澳大利亚到2012年实施税改后,矿山的出口成本将增,肯定会影响对中国的出口。但澳政府是想通过税改来让所有澳大利亚人更为公平地享受丰富资源带来的优惠,过去十年澳大利亚矿业利润飙升800亿澳元,而同期政府矿业税收仅增90亿澳元。

 
 
中国钢材消费近饱和 铁矿石谈判不会永远弱势
 
  当“卖菜的大妈都关心铁矿石谈判”(中钢协领导语)时,这场原本应属于商业行为的谈判已被赋予太多它承受不了的意义。而且对外界而言,它的价值被浓缩成了一点:赢还是输。
    按照目前的局势,中方当然是“又一次败北”——不仅压不下涨幅,甚至连长协制都保不住了。举国都对钢铁行业怒其不争,也痛恨三大矿的仗势欺人。人们担心:是不是长协制一去不复返了,中国钢厂也会永远被矿山踩在脚下?
    也许没那么简单,虽然中方此前的战绩一直很狼狈。
    由愤怒指责到集体沉默
    2010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开始得很低调。但其后高调传出的,是不断刷新业界心理底线的涨幅。
    从15%到40%到80%再到100%,矿山的胃口越来越大,态度也越来越强硬。同步飙涨的还有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品位63.5%的印粉现货外盘报价一度突破190美元/吨。这一价格在年初是120美元/吨,当时还已经被认为“累积了很大风险”。
    就在钢厂还在忙于计算不同涨幅将增加多少生产成本时,大家发现,矿山最终谋求的,其实根本不再是某个固定涨幅,而是整个定价体系的彻底颠覆。3月30日,必和必拓率先以一则简短公告宣布,已经同其在亚洲的“许多客户”以到岸价并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协议。接下来的局势恶化无可避免。而最新的消息则来自于中方曾寄予厚望的FMG,它也“倒戈”了。
    至此,中国主要的长协矿供应方已经全部明确宣布倒向灵活定价机制,长协体系土崩瓦解。中钢协照例对矿山愤怒指责,中国钢企则集体沉默——没人愿意做“出头鸟”与矿山先签订城下之盟,但大家也最终不得不跟随日韩先商量出个“临时价格”,低调地继续向矿山采购。“屡战屡败”成为中方谈判代表的关键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需求,的确是中国钢铁业无法摆脱的“脉门”。但是,“需求”也不会永远成为三大矿挖不完的金山。
    “经历了连续两年投资拉动影响,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将突破6亿吨。这个数字已经离中国钢材消费饱和点很近了。”资深钢铁行业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多途径进口铁矿石的努力会大幅度减轻铁矿石谈判的压力。
    必须看到,三大矿再如何扩张,都没有能力包揽世界的铁矿石开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来源国已发展到了40多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资源国家外,当前中国还在南非、蒙古、越南、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秘鲁、阿根廷等国的海外资源投资方面取得了进展。
    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合作的海外铁矿资源量已达每年1.9亿吨。“中国钢铁原料多元化供应雏形逐步呈现,从中长期看必将破除长期笼罩在中国钢铁业上的资源垄断阴影。”上述人士表示。
    就在3月他于澳洲珀斯参加的一个矿石会议上,来自三大矿的代表公开表示,中国的钢材需求不会一直这样扩大下去,过几年的形势就可能出现变化。“他们呼吁自己的同行,不要太伤了中国的心。”该人士笑着对记者说,“所以过几年,按市场价格的季度定价就可能有利于中国了。到时候,可能反而是矿山来求中国再重回长协机制。我们的谈判不会永远弱势。”
 
 
印澳矿石新政引发中国钢企担忧
 
  频频传来的国外监管当局的税收新政,对中国钢企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在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向矿产业征收40%的重税后,在澳洲拥有矿业资产的中国企业4日股票纷纷下跌,其中兖州煤业下跌1.98%至23.26元;华菱钢铁下挫2.91%,收报5.33元;武钢股份下跌1.60%,报5.53元。
    除了对中国企业在澳的矿产投资影响外,国内钢铁业相关人士担忧,对于拥有垄断话语权的“两拓”而言,必然将会通过抬高铁矿石价格,将税负压力转嫁到下游钢铁行业,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钢厂将成为实际最大的“买单者”。
    据媒体报道,5月2日,澳大利亚政府表示,拟推出税率高达40%的“资源租赁税”。根据澳方计划,从2012年7月1日起,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内的资源企业,其开采的不可再生资源所获利润的40%,将作为税收予以上缴,如果算上企业税、提炼成本及资本投资回收等,资源类企业的法定税率总计将高达约57%。几天之前,印度宣布调整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关税,其中铁矿石块矿出口关税从10%提高到15%,目的是为了保证印度国内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而印度是中国最主要的铁矿石现货供应市场。
    2010年1至3月,中国铁矿石进口1.55亿吨,前五大进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和伊朗,进口比例分别是:41.65%、21.46%、19.98%、3.95%和1.91%。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1至3月份进口印度块矿在400万吨左右。澳大利亚最大的两个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和力拓,在铁矿石价格方面具有绝对垄断的话语权。
    一位国内大型钢厂高层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表示,为了更多地掌握资源和平抑铁矿石价格上涨压力,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钢厂近几年纷纷去澳投资矿山,一旦征收重税,意味着中国企业从海外投资中获得的利润将减少,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都曾付出了巨大的资金代价。
    某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距离征税还有两年时间,但是这个消息将会大幅提高对铁矿石的价格预期,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拉高全球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特别是“两拓”在铁矿石定价方面具有绝对话语权,他们很可能通过拉高铁矿石价格,增加利润来平抑损失。
    据了解,日本方面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目前日本使用的铁矿石、焦煤等资源一半以上都从澳大利亚进口,澳洲国内的巨额课税势必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上述人士表示,更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征收重税的做法,将减少当地矿业公司继续投资开发矿石的热情,同时这种做法可能被巴西等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效仿,进而形成的连锁反应将加剧全球铁矿石供应紧张局面。
 
华电煤电项目年内开工
 
  近日,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大型煤电化组合项目落户园区,分期建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2×600万吨/年褐煤热解五联产项目及燃煤发电机组等大型项目。
    华电集团是我国五大电力公司之一,具有雄厚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此次煤电化组合项目落户园区,将为园区发展和我市能源化工产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总投资350亿元,目前已完成规划选址,其中煤制乙二醇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