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一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形势回暖

来源:http://www.cacs.gov.cn | 时间:2010/6/25 10:10:3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进入2010年,我国石化工业呈现明显向好态势。随着产品价格的上升,产量增长,产值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石化工业利润上升1倍,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不过项目投资速度减缓。

一、一季度发展形势分析

20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开局良好,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8379.10亿元,同比增长48.66%,而去年同期为下降14.7%。

(一)需求提振,产量全面回升,产值大幅上升

3月实现总产值6925.64亿元,同比上升42.22%,继续保持去年7个月以来产值同比上升的局面,而上年同期增速为下降8.82%,显示全行业产值大幅回升的态势。

1 2008-2010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增速

随着需求的复苏,一季度产量大幅上升。在统计局重点监测的88种产品中,除4种产品产量下降外,其余产量均上升,其中升幅在20%以上的品种占比达59.09%。

(二)价格回升步伐减缓,高端产品价格增长加速

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国内大多数石化产品价格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局公布的900余种(类)石化产品价格指数分析,3月价格指数环比上升的种(类)占74.34%,比上月下降14.27个百分点;持平的占15.32%;下降的占24.61%。

高端产品价格回升加速,3月合成材料价格继续上涨,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9.95%。其中聚乙烯醇指数环比上涨2.9个百分点,同比上涨45.97点。

(三)行业投资步伐放缓

1~3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490.68亿元,同比增长10.11%,比上年下降12.37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幅7.1%,上升3.01个百分点,投资呈现放缓态势。

2 2008-2010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四)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上升

随着行业形势的好转,1~2月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利润为933.91亿元,同比上升166.01%,而上年同期为下降54.60%。其中化学工业利润313.06亿元,上升213.26%。而上年同期利润下降54.60%。

3 2007-2010年1-2月石油和化学工业利润增速

(五)进出口贸易强劲复苏

一季度进出口额为1037.66亿美元,上升74%,而上年同期为下降39%。进口额为753.16亿美元,上升93.10%;出口额为284.50亿美元,上升38%。

随着外部需求的复苏,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3月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2009年11月以来的正增长。3月出口交货值为365.84亿元,同比增长36.56%,比上月上升23.93个百分点,出口形势向好。

4 2008-2010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油价上升,石化行业成本增加,效益受到挤压。与此同时,进口激增及中东石化产能大量释放将对我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一)进口激增对我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一季度石化行业进口额为753.16亿美元,上升93.10%,而去年同期为下降43.1%。部分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存在量增价跌情况,对我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二)中东地区的大规模石化产能将于今年集中释放,产业链也在向下游延伸,强大的冲击波将席卷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市场。

我国石化市场的供应缺口越来越小,而来自中东的产品越来越多,并正从乙烯系列逐步延伸到丙烯系列,将对我国本土企业产生较大冲击。随着伊朗石化产能的大规模集中投产,2010年中东产品对我国市场产生的影响必将凸显。并且随着中东国家石化行业向产业链下游发展,出口产品将更加多元化,产品将延伸至聚碳酸酯、乙醇胺、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己内酰胺、丙烯酸、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和尼龙6等下游产品,其对我石化产业的影响将更加复杂。

(三)低碳经济准入形成绿色壁垒,发达国家纷纷实行碳税政策,威胁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

发达国家实行的包括碳关税等低碳经济准入实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随着发达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发展中国家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产品出口势必将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并由此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他们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从而为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高碳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一)调结构,促发展。

加快自主标准产业化进程,鼓励和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产业链不断完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加强对原材料产品价格监控,做好中东大宗产品进口的预警工作。

(三)高度关注重点骨干化工企业的并购活动。

支持和鼓励我企业利用当前时机,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和原材料基地。

(四)充分利用低碳约束,实现石化行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变革。

以低碳经济为推手,促进我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新兴技术的开发,推动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调整。对过剩产品严格控制产能总量,鼓励发展国内市场短期的高端石化产品。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