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面临风险

来源:http://www.mofcom.gov.cn | 时间:2010/9/8 10:27:20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今年我国炼油能力4.53亿吨,消费量4亿余吨;至2013年将再新增产能2亿余吨。一方面是高达0.5亿吨的过剩产能,而且市场前景出现极大不确定性,一方面又酝酿新增2亿吨产能的大跃进——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石化。专家对此提出了风险警示。

由于国内油品市场的三大品种——成品油、燃料油以及液化气的市场前景,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炼油行业的风险。从成品油看,由于实行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指导价与国际原油高度关联,相关系数从0.33骤然提升至0.85。这意味着,以往受到“限价”保护的国内成品油价将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国内消费量的减少。

燃料油和液化气的情况更不容乐观。2006年以来,国内燃料油的表观需求量就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基于环保和经济效益等原因,使用了澳大利亚进口冷冻天然气等替代产品。事实上,我国燃料油的进口量也随着需求的减少而同步下降。

液化气的需求萎缩最为明显。由于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供应增加,再加上低廉的二甲醚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我国液化气的供应量自2008年以来就超过了消费量。与此同时,我国已由液化气进口国转为出口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大品种的市场前景均不容乐观,而且现时的产能已出现大幅过剩,但是我国新建、扩建及待批炼油产能却酝酿“大跃进”。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四大巨头均欲有所“建树”,而中石化显然担当了“主力”。

据粗略计算,四大巨头拟新建炼油产能0.69亿吨,扩建0.93亿吨,待批0.46亿吨。至2013年,四大巨头扩充产能将高达2.08亿吨。这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石化。中国石化企业将因此面临两方面的市场风险,即进口原油的价格和出口成品油的价格。(来源:化工产业损害预警课题组)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