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未来十年生物产业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来源:http://cccme.mofcom.gov.cn | 时间:2010/11/29 14:48:43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两个标准:战略性、新兴性。所谓战略性,就是关系全局和长远,新兴性则指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当然,创新的要素驱动也是很重要的特征,因为很多新兴产业主要是科技产业化形成的。温总理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也代表产业的发展方向。

  七大产业服务于国情需要

  那我们要发展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涉及到一个重点的选择问题。10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了七个产业领域。

  这七个产业领域是怎么考虑的呢?总体来讲立足于两点,一是要紧盯国际的发展方向,必须要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二是,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考虑中国的发展问题,解决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们研究提出,总体上是四个方面,七个领域,二十多个重点方向。

  第一个方面,围绕资源环境压力。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新的产业突破,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的,难以完成工业化的。所以就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

  第二个方面,围绕健康问题和农业问题。这是在今后实现现代化、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净吃进口药吃不起,解决“三农”问题没有新的科技也是很难,我们必须围绕健康问题、“三农”问题,抓住生物技术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第三个方面,新型工业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些年信息产业已经做得很大,但大而不强,我们要把握新一代的技术机遇,加快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个方面,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问题的核心不是领域结构的问题、不是部门结构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在一些重要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我们比较落后。下一步必须要围绕着解决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这些都是制约我们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必须寻求突破,包括我们的新能源汽车。

  我们围绕这四个方面进一步选择了二十多个重点方向寻求突破。

  我们该怎么干?第一个总体思路我们概括为一条主线,十六个字: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主要是考虑到前些年靠要素投入的驱动,下一步要转向创新驱动,这个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驱动,还包括体制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要坚持创新驱动。围绕这十六个字我们提出必须坚持创业驱动,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要把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等。

  总体来说这个发展的路径选择,概括起来是三动: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国际化带动。我们下一步正在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要对一些具体的产业,组织实施一些战略性工程,采取一些重大的行动,出台一些重大的政策,建立一些重大的示范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的目标,形象地讲,通过十年到二十年的长期努力,应该要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制造基地。

  生物产业将快速增长

  从行业来讲,我想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可能是新能源,第二个领域,我认为可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另外一个,我感觉应该是生物,或者是高端装备制造等。

  生物产业,我们究竟怎么干?我们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有一些总体的判断。第一,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正在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的突破可能会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食品、材料、新的医疗手段和新的药品等,会引发很多领域的深刻变革。第三,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微不足道,但是未来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四,有可能主要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突破会催生大批的新兴产业,引发我们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等。
对于生物产业,有关机构认为2035年进入生物时代。首先它认为生物工业的比重会占到39%,生物农业会占到36%左右,生物医药是30%左右。大体上第一位应该是生物工业,第二位是生物农业,第三位是生物医药。这是从世界来看的一个总体趋势。而我们现在的结构是生物医药占的比重比较大,占了70%到80%,第二个是生物农药,最后是生物制造。

  从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十年,生物产业保持20%以上的增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我们健康需求的消费会快速地发展、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很大;第二,国内的农业发展对生物农业的需求非常快。另外生物制造替代传统产业也是非常快的。

  未来的发展潜力我认为不是规模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怎么样提升能力。围绕这些判断,我们针对每个领域制定了一个发展的路线图。

  生物医药核心的问题是要围绕如何推进医药工业的质变和突破,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推进国际化的发展。生物农业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提升育种的竞争力,现在我们种业的问题面临安全问题。生物制造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加快重大的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现在规模很小,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总体上,这个行业我有一个判断,我认为生物领域最有潜力的企业可能是生物制造领域,第二个领域我认为在医药领域,发展潜力最大的可能是疫苗、诊断试剂、器械等。

  必须加大政策扶持

  在财税、投融资方面,必须要加大政策的扶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实施一些重大工程,包括创业投资的引导等等。同时下一步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目录,据此我们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投融资方面主要的措施,第一,要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现在国家有一些促进引导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计划,要进一步扩大这个规模。另外,要进一步加快探索除了创业板之外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债券的发展。要探索一些新的措施,包括科技贷款等,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建立适应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体制改革方面,没有制度的转型和创新我们很难把握机遇,也很难充分发展。通过全国调研,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归根到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体制机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

(本文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王昌林11月20日在2010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年会的演讲整理而成,题目为编者所加)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