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皮革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http://www.mofcom.gov.cn | 时间:2010/12/15 10:55:06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革生产国,但不是皮革强国。在由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探寻皮革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具有导向性的重要意义。纵观近年来皮革产业发展历程,横比国际制革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分析认为,皮革业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将围绕环保这条主线(也是生命线)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上,生态皮革将成为未来皮革业发展的主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产品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仅如此,国内外贸易中,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未来将成为一种主流。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屡见不鲜。比如,欧盟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就是通过限定化学品含量来限制中国的相关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影响最大的是纺织、皮革产品以及机电、化工等产品中较多使用化学品的行业。当然,虽称之为绿色贸易壁垒,但从保护消费者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讲也是有合理性的。
  
  生态皮革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生态皮革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第二、将其加工成革制品的过程中无害;第三、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第四、可以被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
  
  作为中国皮革行业最权威的行业组织中国皮革协会在引领行业发展上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之一是通过开展“真皮标志”的基础上,推出“真皮标志生态皮革”认证来提高全行业的环保意识,促进行业污染治理,保证我国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行业预警机制,主动应战技术性贸易壁垒,保证皮革、毛皮及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真皮标志”是中国皮革协会于1994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并在德国等14个国家进行了国际注册,国际注册号为705857。它是中高档天然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的标志。“真皮标志”向消费者和用户证明以下三点:⑴该产品是天然的头层皮革或毛皮或其制品;⑵该产品是优质的中、高档产品;⑶该产品享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三个条件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天然头层皮革、毛皮或用其制作的皮革制品均有资格使用“真皮标志”。
  
  “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是“真皮标志”的延续,是指有资格使用证明商标“真皮标志”的各种成品革的总称。该类皮革除了符合目前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外,还要达到《规范》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突出了对皮革中可能存在的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特殊化学物质如六价铬、禁用偶氮染料、五氯苯酚、甲醛的限量规定,同时还强化了对制革企业的污染治理的管理。
  
  因为突出了皮革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四项特殊化学指标,故将符合要求的皮革或毛皮称为“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真皮标志生态毛皮”。
  
  二、在产业布局上,由分散到集中。
  
  目前,我国皮革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制革生产集中度较低。
  
  纵观近年来皮革产业发展历程未来趋势
  
  2010/12/13/9:4来源:慧聪皮革网整理
  
  制革生产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规模以下企业约有1000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工信部《关于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对此开除了明确的“药方”。这就是“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结合优化区域布局,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充分总结和借鉴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改善建设条件和经营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推进产业转移。引导制革和制鞋行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优势重点从事研发、设计和贸易,将生产加工向具备资源优势的地区转移;
  
  因此,明确将调整产业布局将作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快东部、中西部和东北三个皮革生产区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促进制革产业梯度转移;在资源集中区培育5-8个承接转移的国家级制革集中生产区。
  
  集中的目的是便于统一管理,主要是便于环保统一规划、集中制革、统一治污。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地方开始或正在建立集控区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辽宁阜新皮革产业基地、黑龙江肇庆皮革工业园区、江西上饶、宜春皮革工业园区、湖南湘乡皮革工业园区、重庆壁山鞋业基地、成都西部鞋都等等。
  
  三、在产业准入上,门槛越来越高。
  
  随着节能减排以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我国结构调整的一个政策将长期存在并持续加强。据统计,2008年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制革企业仅788家。大量的小制革企业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阻碍,为此,国家决定,制革行业三年淘汰3000万张落后产能。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目的既是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更将有利于促进制革行业的集中度。也就是通过政策调整加快制革行业重组,产生若干家代表行业的大型制革企业。
  
  国家发改委《产业指导目录2007》(征求意见稿)中,年产3万张以下为限制;“10万张以下皮革加工”属于限制类;“猪牛羊皮清洁化生产及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加工”属于鼓励类。
  
  三年淘汰3000万张落后产能,这是2009年初,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制革业提出的目标,根据各地的实施情况看,由于各地加大了政策执行力度,预计实际可能将超过这个数据。比如,工信部5月份给各地分解了淘汰落后产能,规定今年皮革淘汰1200万张。但是像制革大省福建省刚刚出台政府文件,3万张以下今年年底前全部关闭;10万张以下2011年前关闭;30万张以下2014年前关闭。而且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对于新建项目规模在30万张以下的不允许立项。这样实际上也是设置和提高了行业准入的门槛。
  
  四、在产品结构上,花色品种越来越丰富。
  
  目前,我国的轻革年产量接近世界的1/4,鞋的产量更是全球的一半以上,但是同许多行业一样,产品档次低、价格低也是皮革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行业健康发展,未来需要扭转这一局面,需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档次。目前正在制定的《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中高端产品比例提高至65%左右。在产品类型和品种上,将提高高档头层革的比例,充分开发利用二层革、三层革。产品构成上,鞋面革和服装革仍然为主导产品。纵观近年来皮革产业发展历程未来趋势
  
  2010/12/13/9:4来源:慧聪皮革网整理
  
  包袋革、家具革、装饰革、汽车坐垫革的比重将提升。各种功能革、特殊效应革等高档产品增加,粗皮细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产品的花色品种。
  
  五、在工艺技术上,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注重清洁化生产。
  
  采用制革和毛皮加工中水循环利用、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和污泥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代替传统的制革和毛皮加工和废物处理技术改造;清洁化生产工艺及先进制革和毛皮加工技术,节能减排环保创新、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等等技术和工艺的改进将决定企业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皮革产业将更加注重清洁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要开发绿色化学品和无污染工艺,并注重工艺内的再利用与循环。
  
  六、从发展模式上,规模化发展、上下游产业链联合发展将成为优秀制革企业新的选择。
  
  近几年来,皮革行业一直在洗牌重组、整合的过程中,随着环保政策持续加强,残酷的市场竞争将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出局,与此同时,环保达标、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制革企业将在洗牌中做大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和骨干。而且将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新的赢利模式来强化和巩固龙头地位。
  
  七、品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品牌至关重要。越来越注重品牌的培育会成为大型制革企业的共识,在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各种活动和事务中,品牌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明显。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