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农产品二季度或面临大幅调整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3/21 10:46:3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受种植面积下降和天气炒作推动,3月份商品呈现“工弱农强”的格局,但应当注意到,全球经济复苏的现状确定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高油价难以为继,而油价调整将导致生物燃料等炒作降温,加上原有的高库存潜在利空将集中释放,二季度农产品或面临大幅调整。  
    
  回顾农产品自去年12月份延续至今的强劲反弹,主要动力在于市场对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以及天气等因素的炒作,此外,游资在反弹过程中大举增持大豆、豆油和玉米的净多单,尤其是玉米和油脂等具备能源概念品种,受油价高企带动而表现强劲。  
    
  然而,这一幕或许会在二季度黯然收场。由于油价上升本身代表的是全球收入的再分配(而不是减少),对于美国、欧洲等石油净进口国而言,油价上升造成的能源交通成本上升,直接影响生产,打击消费。以美国为例,初步估计,布伦特原油徘徊在120美元以上,WTI原油徘徊在100美元以上,则其经济增速将小幅下滑至2.1%左右。  
    
  与此同时,高油价抬升通胀,导致欧美央行重新审视通胀,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拐点,尽管经济复苏还不足以导致各国政府撤出货币刺激。保守估计,油价上涨10%,将导致美国通胀小幅上升0.5至1个百分点;而欧元区通胀小幅上升1.5-2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估计更大,对中国的CPI可能拉动超过2个百分点。就中国而言,货币政策稳健中有微调,尽管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的可能,但信贷大规模放松的可能性依旧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多数商品库存高企之际,进口增速却没有明显的放缓,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库存的压力。例如,2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和铜材进口翻倍,未锻造铝和铝材同比增幅也超过50%;原油进口在2月份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3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5%,成品油进口达到392万吨,仅次于去年12月份的历史次高水平;而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在2月份尽管不是历史新高,但是较去年同期依旧分别增长36%和35%;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65%,而截至3月9日国内大豆港口库存再度升至约648万吨;2月,中国进口棉花61.60万吨,同比增加43.18万吨,增幅234.4%,且一旦今年进口配额开闸,库存还将飙升。  
    
  在经济温和复苏中,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将导致大多数商品库存居高不下,这就需要一个去库存化的过程,而历史上去库存化往往伴随商品价格下跌,加之去年12月份以来商品大多反弹上涨过快,使得二季度商品可能因库存高企进入“挤泡沫式”的调整,届时农产品也难以置身事外。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