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产能过剩三分之一 钢铁业“越亏越投”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4/20 10:32:53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如果一个行业都在亏损且前途无望,还会有企业愿意继续投资吗?中国数千家钢铁企业却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钢铁业就陷入了全行业亏损,今年一季度同样如此,且钢铁上市公司亏损进一步加剧。今年一季度,韶钢松山预亏3.3亿元,华菱钢铁预亏6.9亿~7.3亿,鞍钢股份预亏18.88亿元。 

  在惨淡的现实面前,钢铁产能却不减反增,各大企业都在拼命投资新增产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创历史最高纪录,与6亿多吨的需求相比过剩三分之一。 

  “发改委已经承认了中国钢产量达到了9亿吨。现在矛盾出现在经济降速,产能问题成压在钢材市场上的一把利剑,钢价涨上来,产能释放又给压下去。”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当下的钢铁市场。 

  过去几年,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钢铁产能过剩,为了严控产能,将钢铁列为几大产能过剩行业之首,可是几年过去了,产能调控却越控越多,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的产能中,未按规定取得国家核准的占79%。 

  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业的投资严重失控。即便发改委已经意识到大量的项目未经批准违规建设,却没有对这些项目做出相应惩罚,进一步纵容了产能的扩张。产能过剩限制政策形同虚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昨天在铁矿石会议上称,以前为了控制产量,协会下指标给钢企,虽然大家都签订了责任书,但大多不遵守。 

  既然钢厂不赚钱,缘何还要继续投资?“现在的产能都是之前作的决定,在作决定时,至少是预期能赚钱。”分析师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目前的“怪现象”。 

  钢厂则有另一种理解。河北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层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产能扩张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国有钢企,国企领导要的是政绩,产能扩张有政绩,亏或赚与自己无关,领导的钱不少拿;另一类是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际上一直在盈利,他们借了钱再建设,逼得他们不得不生产,另一方面,产能搞大了将来卖出有资本。” 

  政策也在刺激产能越调控越多。这位钢厂的人士称,“按照政策,小的高炉要淘汰,钢厂又不能不干,只好准备上大高炉,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让中国钢铁走上一条不归路。” 

  虽然政策要求企业上新的高炉时进行产能等量置换,可现实是,鲜有企业按照等量置换的方式上新高炉,一般都是扩大产能,同时尽可能推迟淘汰原有的小高炉。 

  其次,对于一些钢铁企业老板而言,“做了多年的钢铁只会干这个行业,在还有利的情况下不想转型。” 

  “有很多人对后期还存有幻想。”王晓齐说,全国钢企550多家,铁企业有770多家,轧钢企业有3000~4000家,钢企困难,铁矿石涨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成熟的产业链,应该把生产的东西顺利卖出去,“钢企这么多,上游的成本没法传递到下游,能不困难吗?盲目进入的钢企不要指望在钢铁行业赚大钱,该退出就退出吧。” 

  然而现实是,后进入钢铁业的一些民营钢企盈利能力明显好于现有的国有钢企。按照上述河北钢企的人士介绍,“现在的市场是国企赔钱的时候,民企能赚钱,等国企要赚钱的时候,钢材价格就要回头,因此未来国有钢企赚钱机会很少。” 

  国有钢铁企业及其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将是长期的。王晓齐认为,钢铁工业依靠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面临的严峻形势是长期的,估计有3~4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