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外电:外资企业大举挺进中国乳制品市场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2/6/20 9:01:3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全球食品和乳制品企业正又一次对中国飞速发展的乳制品行业押下重注,希望将自身产品作为安全的替代品,尽管此前的婴儿配方奶粉有毒丑闻曾将其中多家企业拉下水。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安全记录心怀疑虑,所以愿意花高价购买外国品牌以求放心,预计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0%,这些因素都吸引外国企业大举挺进中国市场。 

  就在不久前,中国政府检测出乳制品行业翘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汞——一种摄取后可能造成神经损伤的重金属——含量异常,致使其召回了最近6个月的产品。恰在此时,丹麦、瑞典合资的爱氏晨曦公司宣布,将投资17亿丹麦克朗(约合18亿元人民币),持有相当于伊利主要竞争者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6%的股份,此项交易同时将有助于扩大爱氏品牌的在华市场。荷兰合作银行乳业分析师凯文•贝拉米说:“拥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就占有优势,因为公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一些跨国乳制品生产商来说,找到新市场至关重要,与传统、成熟的乳业市场相比,它们(在新市场)能以更快的速度整合、扩大生产。爱氏及其竞争者希望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质量的需求,中国消费者已经厌倦了总是要担心为家人购买的牛奶是否安全。 

  但是,这样做的同时,跨国乳品企业必须保护自己的声誉免受损害。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发生之后,和蒙牛建有一个配方奶粉合资公司的爱氏不得不在暂停中国公司的产品生产后,向国际客户保证,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会销往他国。 

  在2008年的这场丑闻之后,中国家长对牛奶和配方奶粉的安全忧心忡忡。至少6名婴儿因为喝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死亡,30万名婴幼儿患病。三聚氰胺多用于化肥和塑料制品。 
 
  蒙牛去年销毁了黄曲霉素超标的牛奶,这是一种常见于生长在潮湿环境下的谷物中的致癌霉菌。 

  马洪(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乳业顾问戴维•马洪说:“在一家中国食品企业持有少量股份,无论你的合作方品质如何,你都属于其供应链的一部分。三聚氰胺事件并未使人们汲取教训,真遗憾。” 

  报道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配方奶粉市场,据预计到2020年前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主要跨国食品企业都在奋力确保它们能从需求增长中分一杯羹。 

  报道举例说,一旦中国商务部批准雀巢公司收购辉瑞公司的中国业务,雀巢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将显著增长,此举还将使其在婴儿配方奶粉市场的所占份额增长到12%。这家瑞士食品业巨头4月份同意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的婴儿配方奶粉部门。2011年,大中华区只占雀巢公司全球销售额的3%,但是该地区去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3%。 

  为了向这种增长率看齐,雀巢公司和其他公司都着眼于扩大在中国的生产,但同时也在尽力防范质量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原料奶的供应链。雀巢公司从中国东北广袤的绿色农场的数万名小型奶农手中直接购买鲜奶。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每年在中国销售价值20亿美元的进口乳制品,目前其正在北京周边修建一个大型的乳制品基地,之后再将基地出产的牛奶高价出售给其他乳制品商。 

  报道最后说,外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另一项动力是欧洲市场上的乳制品即将出现过剩。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也希望从境外资本和技术的大举涌入中获益。在某些情况下,只要与外国企业沾边都会有帮助。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