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突破品牌瓶颈 加快陇南茶叶产业升级发展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3/3/28 17:04:28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陇南生产茶叶历史悠久,陇南茶区是我国茶叶生产的最北端区域之一。为了实现茶叶产业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陇南市政府把茶叶产业稳步发展面积、提高茶园产量和效益作为主要任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叶产业持续有效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陇南因地制宜,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茶叶产业优势重新显现,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都存在差距。要充分发挥陇南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链,做大规模,做特产品,做亮品牌,做强企业,集中打造以“陇南早茶”为主导的特色区域品牌,促使陇南市茶叶产业升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茶业发展现状

  2012年,陇南茶园面积达到16.9万亩,武都区、文县、康县分别达到3万亩、8.0万亩、5.9万亩,其中投产茶园达到12.6万亩,武都区、文县、康县分别达到1.86万亩、6.0万亩、4.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250万kg,武都区、文县、康县分别达到50.0万kg、115.0万kg、85.0万kg;茶叶总产值达到1.5亿元,武都区、文县、康县分别达到3000.0万元、7000.0万元、5000.0万元

  二、发展茶业具有的优势

  1、陇南茶叶历史悠久。陇南是茶的故乡,是我国茶叶生产的最北端区域之一,该区域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川、陕、甘三省交界处,茶叶产区集中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碧口、中庙、范坝、刘家坪)、武都(裕河、洛塘、枫相、五马)、康县(阳坝、两河、铜钱、白杨、三河)三县(区)的13个乡镇、163个行政村,宜茶面积16.9万亩左右。陇南茶区生长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滋味醇厚,经久耐泡,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2、陇南山区多呈酸性的土壤和温和、湿润、多云雾的气候条件 ,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 ,加之又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和方便的灌溉设施 ,因而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 ,也是优质茶叶生产基地 ,茶叶种植历史悠久。陇南茶区的茶园主要分布在康县阳坝、太平、托河乡 ,文县碧口、李子坝、中庙乡 ,武都县裕河乡等海拔 60 0~ 1 0 0 0 m的地区 ,产茶区的最高海拔为 1 40 0 m。随着我国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 ,陇南茶区茶园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 0 0 0年陇南地区茶叶面积为 0 .1 2 7hm2 ,茶叶产量达 5 1 .4万 kg以上。为了充分挖掘气候资源潜力 ,因地制宜地发展茶叶生产 ,促进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根据茶叶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和不同生态区气候的自然特点 ,提出陇南地区茶叶种植区划。1 茶叶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茶树喜温暖。据研究 ,1 0℃以上日数的日平均温度越高 ,日照时间越长 ,茶叶生育期就越短。其日平均温度每升高 1℃ ,生育期平均缩短 1 .5~ 5 .5 d;平均日照时数每增加。

  3、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增强茶叶产业开发的后劲。近几年文县、武都、康县积极发展茶叶加工销售企业,目前,有大中型加工企业13个,小型加工厂61个,个体加工户1367户。为茶叶产业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积极应用茶叶优良品种,发展无性系茶园。近几年武都、文县、康县积极引进无性系良种,建无性系良种茶园,目前已达到8000余亩。引进的主要品种有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乌牛早、名山131等十几个品种。

  5、开展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尤其是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技术。二是加强农资管理,推广有机茶专用肥及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等,从源头上抓好治理。三是抓了茶区环境保护,推动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抓好有机茶认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市茶园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 4.56万亩茶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810亩茶园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三、茶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陇南多数茶园分布在高山陡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20年以上的老茶园占陇南茶园面积的50%以上,无性系良种改良滞后,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低,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

  2、精深加工不足,资源外流严重。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因素,陇南的茶叶品相总体较好,在专业市场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每年的3-4月大批外地客商云集陇南武都区、文县、康县收购优质早茶,收购数量占到陇南市早茶产量的60%以上,据统计,在陇南茶叶总量中,仅有近20%的茶叶经本地企业精加工包装上市,大约80%的茶叶直接以初级原料的形式流向外地的茶叶加工企业。

  3、建立和开拓市场。要在市所在地建设一个信息服务和质量监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茶叶市场,使其成为省内乃至西北一流的茶叶集散中心。同时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区外设点,建窗口、布网络,扩大影响,加快市场对接,并积极开拓市场。

  四、加快推进茶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陇南早茶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加快茶叶发展,尽快把陇南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1、加强领导,加快陇南茶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茶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种植、加工、机械、食品、包装及贸易等多个行业。建议市政府成立陇南茶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为顾问,协调各方面职能职责,制订陇南市茶产业发展政策和长远规划,将茶业打造成为带动陇南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引擎,推进“三化联动”发展。

  2、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高茶园经济效益。高标准推进陇南茶树良种繁育场建设,引进、筛选、培育符合陇南优良茶树品种。加快推进生产性能差的老龄化茶园改造,合理实施分布淘汰和良种化技术改造更新;新建茶园优先选在生态条件好、土地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宜的地方,严格按照高效优质高产的原则,规划布局一批标准化良种茶园,引导带动陇南提高茶园科技管理水平,增强茶园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3、制定地方标准,规范企业生产环节。当前,茶叶市场正在由产量型向品质型转变。陇南茶叶生产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学习先进地方的成功经验,针对陇南市特点,尽快制定本地茶叶产品标准,使企业产品从生态条件、原料质量、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卫生状况、贮藏条件等都有严格的标准可以遵循。

  4、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茶业企业。建议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在本级财政总支出中按一定的比例划拨茶叶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以大企业、大品牌的培育为重点,优先扶持优势企业的生产设备购进和生产技术改良,对企业营销网络的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

  5、加大资金投入。要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元”投入的途径,筹措茶叶开发资金,要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并通过对财政、扶贫、计划、科技等部门申报立项,争取国家的项目资金,加大投资和扶持开发力度。因此,建议给文县、康县、武都区的茶叶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项目上给予扶持。

  6、建立和开拓市场。要在市所在地建设一个信息服务和质量监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茶叶市场,使其成为省内乃至西北一流的茶叶集散中心。同时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区外设点,建窗口、布网络,扩大影响,加快市场对接,并积极开拓市场。

  7、实施精品战略,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银行扶持,组建企业集团,按茶类品种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并集中打造几个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大、产品覆盖面宽、经济效益显著的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品牌,推动“陇南茶”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强“陇南茶”的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提高陇南名优茶市场竞争力。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