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国内棉制品迎来涨价潮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3/3/6 10:08:04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纺织品进口199.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1.5%。纺织品进口整体保持4.8%的增长,但其中只有纱线增长22.6%,而面料和制成品全部下降,降幅分别为4.8%和2.2%。据了解,纱线进口增长主要由大宗商品棉纱线带动,2012年全年累计进口152.8万吨,增长幅度接近70%,而化纤纱线进口则下降12.7%。面料中也仅有棉制面料进口实现小幅增长,其他原料制面料进口全部下降。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国内市场对棉纱线和棉质面料的需求十分旺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国内外巨大的棉价差存在紧密联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底国内棉价比国际市场高出约4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目前国内外棉价差高达6000元/吨。目前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为4300万吨/年,其中棉花占比越来越少,只有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对纺织品的消费量也在逐步增加。而当前由于国内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棉价已大幅高于国外,企业为了考虑成本、竞争等压力,更多地尝试使用化纤来代替棉花作为纺织品的原料。 

  王天凯预测称,未来市场上的棉制品价格将越来越高。 

  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同比减少34万公顷,而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预计在2013年会进一步恶化。此前有报道称,2013年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减少10%左右。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棉花和纺织业经济形势分析数据,今年1月份,我国市场棉价稳中有涨,内地籽棉收购均价4.2元/斤,较前月上涨0.01元/斤,涨幅0.04%。 

  在采访中,一些棉纺企业表示,由于国内棉价过高,国外进口棉的配额又很难拿到,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企业从2012年起已经着力开发使用化纤原料的产品,这一势头在2013年会进一步延续推进。也就是说,棉花的使用比例可能将进一步减小。行业数据显示,2012年棉纺行业的化纤用量达到1170万吨,而全年原棉使用量也仅为900万吨,化纤用量超过棉花用量270万吨。 

  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