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几乎是全世界最大的需求,却在定价问题上逐渐失去发言权——曾经出现在铁矿石领域的一幕似乎又将在石化工业领域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在中国境内频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PX。
在中国PX项目由于频繁的群体性事件而停滞或下马的同时,包括韩国现代Oilbank、SK,日本科斯莫石油公司、太阳石油公司等在内的亚洲PX主要生产商,已经开始实施规模超过500万吨的PX扩产计划,而其产成品的主要销路,便是出口中国。
PX的标准中文名称是“对二甲苯”,在其基础上产出的PTA(精对苯二甲酸)是下游化纤、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对外依存度从2010年的37.33%上升至2012年45.57%。在国内产能仅能满足约55%需求,而部分项目又因群体性事件迟迟不能上马的情况下,日韩企业已经多次就PX及其相关产成品向中国提价,目前,中国进口日韩PX产成品已经被迫采取“按月定价”的方式。2013年6月的PX制成品价格较2012年同期上涨了200美元/吨CFR(成本加运费,下同) 。
现在全行业给PX上游厂家打工的局面正在形成,而在PX领域定价话语权方面所表现出的“无力”,也恰是中国制造集中于产业链中下游,维持低利润生产现状的“新的缩影”。
韩日扩产备出口
原计划在厦门兴建的PX项目,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而转移至漳州古雷半岛,尽管该项目至今尚未正式投产,但其设计规划中年均80万吨的产能,在国内已经算得上是规模颇大的了,但相比于韩国、日本PX项目拥有的产能,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据了解,在近两年中国PX项目频繁因环保问题而停滞、下马的情况下,韩国、日本已经开始扩张其PX产能。2013年1月8日,由韩国现代Oilbank和日本科斯莫石油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的HC石化PX项目在韩国大山投产,这一项目的新增PX及相关产能总计约80万吨。其制成品目前主要销往中国。
此外,韩国6个石化企业决定投资将目前PX的产能由649万吨扩大至1051万吨,其中韩国SKINNOVATION公司的PX产能将由目前的76万吨扩大为278万吨。
除东亚近邻韩国外,包括日本太阳石油公司在内的多个PX企业也在有计划地扩大产能。在产能不断扩充的情况下,韩国、日本的PX及其制成品的出口量在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3月,韩国对二甲苯(PX)累计出口量达80.67万吨,同比增长60.5%,较上一季度增长41.4%。
日本PX年产量约为250万吨,其中80%以上出口至中国。相比之下,中国PX产能建设相对滞后。中债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PX及其相关制成品的对外依存度不降反升,从2010年的37.33%上升至2012年的45.57%。2010-2012年,PX新增产能310万吨/年,仅能满足约55%的增量需求。
然而,由于涉及环保和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厦门、大连、昆明等在内的多个PX项目审批陷入停滞阶段。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PX相关的PTA炼化项目重庆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从2013年1月24日起,开始停机检修。
中国再失定价权
在日本和韩国扩大产能的同时,PX的价格也在上涨,由于国内产能明显不足,中国买家不得不接受日韩石化企业的涨价。日韩企业与中国大型PTA工厂签订PX长期供货协议,但是价格却是每月定价。
亚洲PX合同卖家主要包括:日本出光兴产,日本JX石油和能源,埃克森美孚和韩国S-Oil。韩国S-Oil6月的PXACP报价1490美元/吨CFR,同月,日本出光兴产为1500美元/吨CFR,日本JX石油的PX产品报价为1470美元/吨CFR。埃克森美孚公司没有透露其提议价,不过,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非正式通知客户,其提议价为1550美元/吨CFR。相比之下,2012年同期的PX价格在1391.5-1392.5美元/吨CFR。
中国的PX项目每次遇阻,国际价格就会短期波动。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的PX扩产是扩不起的。(来源:国家石油化工网)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微信公众号:CI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