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棉花价改将激发市场活力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4/4/10 9:07:47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中国棉花协会日前表示,为了保证纺织企业用棉需求,有关部门决定自4月1日起调整储备棉投放政策。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9月,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将取消,高达5000元/吨的国内外棉价差有望收窄。 

  201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新疆作为棉花直补政策试点区域,未来国内棉市有可能进入棉农直补和收储政策并轨时期。在棉价逐渐走向市场定价的过程中,国内棉花价格将进入一定时期的下降通道。 

  由于受到国家临储政策的支撑,内外棉价价差长期高达3000-5000元/吨。国储棉的囤积不仅抬高了原料成本,使棉纺企业开工不足,行业亏损较为普遍,同时收储资金占用也加大了国家财政压力。 

  2011年以来由于内外棉价差过高,国内现货市场成交极少,棉花库存大增。过去三年棉花期末库存年均增长率飙升至55.89%。今年年初棉花库存已达1045万吨,巨额库存将给未来的棉花市场带来持续的供应压力。 

  棉纺企业需求不振。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余波影响下的国际经济环境仍不乐观,加之国内经济减速和通货膨胀的压力,纺织行业整体供需增速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棉花采购成本连年高企、行业毛利率被摊薄,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数为2203家,亏损企业占纺织行业企业总数的10.6%,行业整体效益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棉花全年进口量为2700万吨,较2012年下降了39%。棉花进口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以来国家为配合收储政策实行了严格的棉花进口配额调控,并要求纺织企业在进口棉花时按1:3的比例搭售国储棉。棉纺企业为了规避进口配额的限制转而购进大量进口棉纱作为替代。此外国储棉的巨量存货也给市场带来观望情绪,诸多棉纺企业降低了棉花进口。 

  此轮价格运行机制改革短期来看将带来棉价下跌预期。长期来看,将加强棉花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收储政策的逐步退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地棉农的种植意愿,压低未来棉花种植面积。同时,在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下,价格主要由供需预期决定,内外棉花价差将逐步缩小,棉花现货与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望大幅提升,而采购成本的降低也将进一步激发下游纺织企业的活力。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