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部分煤矿超产为哪般?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5/5/18 8:58:29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快报,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5%,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0个月超过3亿吨;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每吨520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吨425元。

  5月11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为72.04点,较上期下跌4.6点,创下该指数公布以来单期最大跌幅。

  煤价连续下跌带来的是煤炭行业效益持续大幅下滑。初步统计分析,煤炭企业亏损面在80%以上。

  记者去煤炭企业采访,2013年,听到不少职工说“今年效益不如往年,福利受到影响”;2014年,听到的大多是“效益不好,领导的工资都下调了”;到了2015年,听到的大多是“亏损严重,大家的工资都下调了”。

  煤价下降,煤企利润下滑,职工工资下调甚至欠发,说到底还是因为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理论上讲,产能过剩,大家少生产点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也就上去了。国家有关部门推动煤炭行业脱困,三令五申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各地相继出台限产政策,目的也正在于此。

  但从目前来看,各产煤地区限产政策执行情况参差不齐,部分煤矿超产的冲动仍在。

  山西某煤炭企业负责人直言:这边煤炭卖不上价,那边煤炭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产得越多越卖不上价,然后新一轮煤价下跌袭来,煤炭企业继续亏损。

  明知是饮鸩止渴,还如飞蛾扑火,到底为啥呢?

  记者了解到,在陕西,煤炭企业身上依然背着“产量任务”,甚至出现劣质煤煤矿全面停产、优质煤煤矿疯狂超产的情况。以铜川一家煤炭企业为例,其年产量任务是1000万吨。但是该企业7对矿井里,有2对矿井因煤质问题,煤卖不出去,处于停产状态,有3对矿井即将关闭,只剩下2对矿井在开足马力生产。

  在GDP考核和经营的双重压力下,陕西部分煤炭企业煤质较好的矿井加紧生产,企图靠降价占领市场。榆林一家煤炭企业,年产能为1800万吨。从去年开始,这家煤炭企业一直在超额生产,但其5000大卡的煤,价格已经从今年年初的每吨170元跌到每吨130元。这家企业负责人很无奈,“不生产没钱发工资啊”。

  看上去,控制产能似乎始终是隔壁企业的事儿,与己无关。

  内蒙古某国有大型煤矿负责人说:“我知道越生产越赔钱,可一边是好几百名的职工等着吃饭,一边是政府分配下来的效益指标,裁员甩包袱行不通,停产放假行不通,其他企业也不限产甚至超产。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跟着超产,最后‘死掉’的就是我们。”

  正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所言,目前的产能过剩,有两个传统原因,即地方政府GDP考核和地方政府追求税收。

  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煤企经营困难,边际成本理论在作祟。不生产,煤企的正常运转将受到银行催还贷款、职工队伍稳定等多种因素干扰,“产比不产好”。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需国家、地方、企业等多方发力。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