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内地棉企转型之痛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5/12/21 14:50:07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新政实施之后,内地植棉面积逐年递减,缺少棉花原料加工资源的棉企陷入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内地众多棉企面临的棘手问题。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5月开展的棉花实播面积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为5118.9万亩,同比减少1290.9万亩,降幅在20.1%。其中黄河流域棉花实播面积1106.7万,同比下降30.8%;长江中下游棉区实播面积为794.7万亩,同比下降37.2%;西北内陆实播面积为3149.9万亩,同比下降9.4%,其中新疆同比下降8.7%。除了新疆植棉面积相对稳定以外,其他地区棉花都呈现锐减趋势。 

  山东德州武城县某棉企负责人表示,现在本地棉花资源量有限,一般都是收购河北棉花进行加工并销售。当前只有4-5家企业开机生产,近40家企业没能正常开展收购工作。 

  此外,棉企在销售环节也陷入困境。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截至2015年12月中旬,今年企业一共加工皮棉1000吨左右,而去年同期加工皮棉4000吨,同比下降75%,主要原因就是今年棉花质量下降,下游客户需求减少。 

  据了解,当地收购加工皮棉主体长度在27-28mm之间,马值主要集中在5.0左右,棉花质量偏低,无法达到客户要求。另外,纺织行业不景气也对下游客户订单产生很大影响。2015国内纺企开机率继续下降,对棉花需求大幅减少。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1月份国内产销预测表显示,2015年度国内棉花需求量在715万吨,相较于2014年度的755万吨,同比减少5.3%左右。 

  一方面内地棉花资锐减,另一方面下游需求出现递减,面对两大难题,棉企应该如何寻求突破,从目前掌握形势看不外乎以下几种选择。 

  一是开拓新疆,转移阵地。目前内地河北、山东、湖北、浙江等省企业纷纷前往新疆包厂,但2014年棉企经营并不理想,全疆近90%企业没有盈利。今年形势也不乐观,如果棉企想继续从事棉花行业,只能继续坚守新疆,别无其他选择。 

  二是顺势转型。中国棉花网记者在山东调研时发现,部分棉企开始转型收购加工玉米等粮食作物。当地棉花专业人士说,由于市场风险加大,加之企业无棉花可收,被迫转型收购加工粮食。 

  三是变卖资产,彻底关门停业。面对一些无论在设备、技术、人员还是客户方面都不具有任何优势的企业来说,早一点退出未尝不是理想选择。 

  随着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和影响,国内棉企优胜劣汰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当然还有部分棉企没有做好登台的心理准备,但市场留给其缓冲时间已然不多。  

  来源:中国棉花网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