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跨国公司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8/6/5 9:59:52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人:
  • 小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重要渠道,中国跨国公司作为“走出去”和“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主体,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前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跨国公司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互通水平;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支撑能力;发掘合作潜力,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加快人才体系建设,打造国际人才高地;打通人文交流渠道,推动合作共赢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愈发旺盛。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8万亿美元。据牛津经济研究学院估算,至203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的投资基金将面临巨额缺口。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的瓶颈。“‘一带一路’庞大的基建需求将拉动沿线国家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不但为中国跨国企业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基础建设产能提供了发展出路以及国际合作空间,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鉴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做法提供了平台。”报告主编之一、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表示。中企承建东南亚最大钢厂成功投产、中国在俄罗斯最大电力能源类投资项目正式投产、中企承建的埃塞俄比亚首个国家工业园正式运营、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竣工投产……近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欢迎。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无论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是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融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卢进勇指出,“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方案进行对接,也需要我国跨国金融机构与同业、境外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大力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网络、加强风险管理,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中国银行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逾500个,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授信支持约1000亿美元。 

    广泛的海外布局以及综合化经营的特点使我国跨国金融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满足企业“走出去”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并凭借其特有的信息优势,量身定制具有高附加值、低交易成本的金融服务,从而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通过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境外金融机构的积极合作对接,形成成本可接受的融资方案,力求进一步突破“一带一路”建设融资瓶颈。 

    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卢进勇称,“一带一路”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拓展我国跨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更有利于提升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技术的外溢性可有效带动其母国及投资东道国的创新步伐,从而改善区域整体的生产能力及研发水平。“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各具特色和优势,创新合作的前景广阔、领域众多、形式丰富,是一个正待挖掘的“金矿”。我国跨国企业为推动国内相对先进技术向沿线国家扩散以及吸收消化国外高端创新成果创造了交流通道,通过在沿线国家投资办厂、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基地,有力地助推了“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的“一带一路”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正在发挥作用,通过与“一带一路”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技术攻关,区域创新效率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越来越凸显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商务知识、精通所在国语言、熟知所在国文化等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卢进勇坦陈。 

    报告指出,跨国企业作为我国对接海外市场的“前沿阵地”,是国际化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载体。近年来,我国跨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人才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跨国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人才对接等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定向培养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如西北大学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单位开展合作培养留学生工作,并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大石油公司签署了“丝路建设千人计划”培训项目,计划用十年时间,为吉尔吉斯斯坦培养1000名应用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也逐渐向国际接轨,并成为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及人才实现职业规划和追求理想的重要平台。通过全球人才洞察项目,华为在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区域性人才策略。2015年年底,华为聘用的海外员工已达到3.4万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0%,来自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构成使得华为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全球视野,并为其海外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打通人文交流渠道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合作共赢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助力。我国跨国企业作为宣扬中华文化的引领者,通过打通与沿线国的人文交流渠道,拓宽了中国文化交往发展空间,培育并践行了“一带一路”共通的价值观,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以及经贸交往提供了软支撑。如南方电网公司作为国内率先“走出去”的电网企业,既注重打造精品工程,也注重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福祉民生,模范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一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在老挝、越南开展的电力合作项目,打造了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项目、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等众多精品工程和民心工程;另一方面,该公司主动履行属地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当地发展。通过修建道路改善当地交通条件,高质量建设移民新村,援建小学并无偿移交当地政府,大力推动留学生培养、慈善公益等人文交流,努力促进民心相通。我国像南方电网这样热衷于开展跨国公益行动,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的跨国企业还有很多,通过这些中国企业的积极努力,不但使我国同沿线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也带动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在“丝路”中弘扬传播,成为促进沿线各国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