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短期订单不能支撑外贸回暖 或又会陷新“订单荒”

来源:http://finance.baidu.com | 时间:2009/10/27 9:09:04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CIEDATA
  • 发布人:
  • 小杨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海外订单高峰正悄然靠近。宁波海关数据显示,9月出口玩具共计5719万美元,创下9.8%的年内最高增幅。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的出口情况也呈现出逐月快速反弹趋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也透露,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9月外贸进出口明显好转,服装、鞋类、家具、玩具等需求弹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度展现出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

   在作为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上,参展商去而复返、采购商数量回升、成交额显著上扬;月初公布的PMI分类数据也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正在持续上升。一切似乎都预示着饱受外需萎缩之苦的中国外贸在迎来曙光。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当前出口形势顶多算得上“乍暖还寒”,离真正的“回暖”尚有较大距离。进出口情况的好转,并不能掩饰对外贸易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主要发达国家尚未实现经济复苏、需求仍然疲弱,同时贸易摩擦频发,这也使得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或将日益突出。

   尽管出口显露出“季节性复苏”的特性,但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近期订单的增加主要是短期订单,源于圣诞节、元旦假期临近诱发的消费需求释放,加之美国现在的库存水平为数十年来最低,客户存在强烈的补库存需求。尽管9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到达53.3%,但在被调查的20个行业中,仍然有9个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低于50%的临界点。短期订单只是暂时现象,无法支撑中国出口的持续回暖,当补库存的订单完成后,可能又会陷入新一轮的“订单荒”。

   据全美零售业协会(NRF)预计,今年节假日销售期间美国消费者的平均开支预算将同比下降3.2%,同时消费者推迟购物时间仍将是今年的主题。可以认为,尽管今年的节假日消费比去年有所好转,但美国零售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由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占中国出口份额的65%以上,只要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保持疲弱,中国的出口就很难回归2008年中的高点。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亦不利于出口的继续恢复。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国已经频繁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侵扰。商务部称,今年以来,中国遭遇了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59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涉案资金规模102亿美元。继续不惜代价只为扩大出口显然并不现实,而且会进一步引发对我国商品的贸易抵制。因此,预计未来在运用出口退税等出口刺激政策时会更加谨慎。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仅仅根据数据分析,很可能会掩盖出口疲弱的状况,由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口一路下滑,如果未来可以继续保持月出口额千亿美元的水平,那用不了多久出口增幅就会再度达到20%甚至更高。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欢欣鼓舞的理由。

   我国外贸一直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痼疾。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给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在外部经济环境并不明朗、贸易摩擦随时可能升级的情况下,国内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感亦在不断加剧。而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无疑会使外向型企业面临更多的压力。一旦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弱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形成合力,衰退性困境与政策性困境或将同时并存,届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口企业,或许将会迎来一股更为凛冽的“倒春寒”。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