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制造”应坦然面对碳关税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0/2/8 9:48:01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业内专家认为,欧美发达国家一意孤行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很大。中国也已开始着手研究环境税费改革的问题,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将被列入环境税征收范围内。中国制造业应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作用,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制造业经过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当前普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个别行业的个别产品已处于最前沿。比如,中国的中高速列车、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都取得了骄人业绩。如果欧美国家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无疑将降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优势主要还是价格优势,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竞争对手。欧美国家仅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至少是中国的10倍以上,而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重化工业领域。也就是说,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化工业,中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打击。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基本上关停并转,那么碳关税将是对中国制造业的第二波冲击。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对此罗军表示,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虽然短期内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但是从长期看,利大于弊。正如中国准备加入WTO之前,也面临许多不同声音,很多人呼吁“狼来了”,认为中国的产业会全面垮塌。可10年过去了,我们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不但没有被摧垮,反而变得更强。故此,有理由相信,“低碳经济”将进一步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这对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积极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前3年,中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8.95%和6.61%。罗军表示,今后中国政府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应该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比如采取“碳税”的模式,这应该是可行的,值得逐步推进。当然,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大多才2、30年,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相当,一下子全面推行严格的碳减排制度,达到欧美的水平,还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要注意到,政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征收碳税,而是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力。

  罗军强调,要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的作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节能减排实效,增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紧密合作,利用有关国际贸易准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还要进一步启动内需;深化与东盟、东亚、非盟之间的区域合作,在更多合适区域建立诸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