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进出口服务网 > 新闻资讯

中国需求持续放缓 原油及化工品面临补跌风险

来源:进出口服务网 | 时间:2013/7/19 14:12:15 | 阅读次数: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发布人:
  • 小杨

 上半年宏观数据尘埃落定,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验证了2013年大宗商品“需求反向传导性”熊市结构。在上半年大多数工业品都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唯独国际原油强势上涨,而国内化工品也表现出顽强的抗跌性。 

  我们认为,中国对资源性商品需求的增速回落趋势还将延续,不排除多数工业品再创新低的可能。而作为资源性商品的原油及基础工业品的化工品,在工业金属和煤炭已经大幅下跌之后,存在补跌的风险。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从数据来看,上半年GDP增速下滑逼近至年初设定的7.5%的预期目标,下半年结构调整和各方面改革还将深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克强经济学和底线思维等表明,高层已经认识到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程度。 

  下半年,经济进一步下行风险还体现在:金融杠杆快速上升的势头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过剩产能未得到重组、新一轮建设和投资高潮又接踵而至,结构性改革方案推进得不够快。被经济高速增长掩盖的大量不良贷款将会涌现,市场认为不可能的硬着陆风险也会变成可能。 

  我们认为,不管改革进程如何,地产泡沫最终会被挤出或自我崩溃,对资源的消耗会伴随结构调整的逐步下降,有色金属、铁矿石、原油、煤炭和其它资源类商品价格在需求弱化的拖累下“自我放逐”。 

  大规模刺激政策难出台 

  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但是我们认为大规模刺激下政策很难出台,可能针对发展的短板提出温和的扶持政策,对经济放缓起到减震或缓冲的作用。原因在于:第一,大规模刺激性政策会导致产能过剩越发严重,特别是像煤炭、钢材、电解铝和玻璃等行业,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第二、当前地方债务高企和融资平台违约风险犹存;第三、地产泡沫越发严重,大规模刺激性政策会导致资金加快流入地产行业,加大地产行业自我崩溃的风险;第四,就业基本平稳。上半年,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0多万人。 

  资源商品黄金时期已过 

  2003年至2008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对资源类商品消耗不断膨胀的周期,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巨额消耗,铁矿石、铜、原油和煤炭等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增量索取。而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正式进入结构性矛盾爆发期,中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地产泡沫,基建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外需乏力也倒逼中国经济开始转型,中国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耗增速也不断放缓。 

  率先沉沦的是煤炭,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明显下滑,不管市场从发电用的动力煤还是冶金用的炼焦煤,库存不断增加,而价格纷纷暴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煤炭产能已达40亿吨/年,而实际需求量至多35亿吨,每年均有5亿-7亿吨的过剩产能。2013年上半年,中国煤炭全行业平均利润同比下降近50%,多数重点煤炭企业平均利润同比下降80%。 

  作为能源的另外一个支柱原油,2013年上半年基本上就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10%以上。我们认为,在美国原油需求上升导致库存下降,欧佩克减产和地缘政治动荡三大因素支撑原油价格一枝独秀。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无法支撑这么高的油价,在夏季结束之后,美国原油消费将回软,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原油需求将出现明显的放缓。 

  数据显示,中国原油消费份额在十年间从3.6%上升到10.6%。2011年我国消费能源4.54亿吨,进口了2.53亿吨,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年间,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增长近2.8亿吨,占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年增长量50%,也就是说世界上每年新增的原油需求1/3以上来自于中国。因此,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将导致国际原油需求面临减速的风险。 

  作为原油下游产品系列的化工品PTA、LLDPE、PVC和甲醇等,其跟随原油价格反弹的幅度有限,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单纯依靠成本支撑的力度有限。我们回顾一下2011年5月和2012年2月,油价上涨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是不利的,因此国际社会不会允许高油价重新带来高通胀的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


专业提供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国贸易数据、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行业进出口报告、企业进出口报告、进口企业黄页、出口企业黄页等信息产品

  • 有需求者请致电:010-89438819

    QQ:529457141

    微信公众号:CIE-DATA

  • 扫二维码关注进出口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网站简介 | 帮助中心 | 网站建设 | 订购广告 | 网站律师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89438819 京ICP备12042581-2
进出口服务网(www.ciedata.com)版权所有 2009